正文

詬病

不離不棄且行且珍惜:林徽因傳 作者:姜雯漪 著


詬病

“他如果活著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變,事實上也是不大可能,也許那就是我不夠愛他的緣故。”林徽因這么說的時候,康橋之戀已經(jīng)過去許多年,她的生活已然平靜安穩(wěn)。也許她的骨子里還存有少女般的浪漫,夢的時候,她可以比誰都詩意,一旦醒轉(zhuǎn),又比誰都理智。她用理智超越了情感。

人間情愛莫過于此。時光氤氳,我們更無法分清當年的落花流水,到底是誰有情,誰無意。又或許本就沒有過情意之說,不過是紅塵中的一場偶遇,一旦分別,兩無痕跡。

1932年,林徽因給胡適去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及自己最近的愁悶心情:

我自己也到了相當?shù)哪昙o,也沒什么成就,眼看得機會愈少——我是個興奮型的人,靠突然的靈感和神來之筆做事,現(xiàn)在身體也不好,家常的負擔也繁重,真是怕從此平庸處世,做妻生子的過一世!我禁不住傷心起來。想到志摩今夏對于我富于啟迪性的友誼和love,我難過極了。

因為和三位優(yōu)秀的男性都有過感情糾葛,很多人在這一點上批評林徽因。特別是在與金岳霖的關(guān)系上這一點。那時她已是梁思成的妻子,卻仍然和金岳霖有不清不楚的關(guān)系。在這場“三角”漩渦中,金岳霖表現(xiàn)得是那么癡情、隱忍,梁思成又是那么寬容,簡直就是現(xiàn)代女性夢寐以求的好男人!但是,相比被鍍上一層金的兩位男士,林徽因就不是那么被人稱道了。這完全就是不守婦德,用情不專的典型嘛。

金岳霖(左一)、梁再冰(左二)、林徽因(左三)、費慰梅(右二)、費正清(右一)等,1935年于北京天壇。費正清和費慰梅夫婦是林徽因的好友,林徽因經(jīng)常寫信給好友訴說自己的境況,而好友則將這些往來的書信一直珍藏著。

用現(xiàn)在的觀點看,林徽因大概會被歸類到“很會釋放荷爾蒙的女性”那一隊里吧。

事實真是這樣?

關(guān)于金、林二人的感情關(guān)系,實際上很容易舉出反駁的例證。兩人一個是邏輯學家,一個是建筑學家,都是以理智清醒著稱。林徽因在感情與婚姻中令人驚異的理性也是她作為一名女性的成功之處。她既然能拒絕了浪漫多情的詩人,怎么面對常人眼里的“怪胎”邏輯學家就沖昏頭腦了?她接受過西方文化的熏染是沒錯,但在婚姻之中她始終有著中國人的傳統(tǒng)思維方式,她愛著丈夫和一雙兒女,顧慮到家族的名譽,怎么會不管不顧地和金岳霖墜入羅曼蒂克、驚世駭俗的愛河呢?

很多人都認為金岳霖終身不娶是因為癡戀林徽因。但是別忘了,金岳霖是個哲學家,準確地說是個邏輯學家。哲人的精神世界又如何用常識去揣測?只有理智和智慧在他們眼中閃爍著永恒價值的光彩。金岳霖不是詩人徐志摩,把愛與美看成至高無上。如果說金岳霖為了林徽因單身一輩子,那么,讓柏拉圖、叔本華、康德這些前輩終身未娶的女神又是誰呢?金岳霖曾經(jīng)的女友麗琳也是一位不婚主義者,兩人同居而不談婚姻,說明金岳霖在這個問題上極有可能與之達成一致。梁思成大姐梁思順曾說:“有人激進到連婚姻也不相信?!薄@是在說金岳霖。

金岳霖終身不娶,并非僅僅因為林徽因這么簡單,而是哲學家追求理性和智慧的一種極端的表現(xiàn)。當然,林徽因的出現(xiàn)可能堅定了他這一想法。哲學家特有的理智,對女性的要求在林徽因身上尋求到了一個完美。他必不會去破壞這份完美,必將去維護這份完美。

金岳霖始終理智地看待自己所處的位置,并理性地掌控著他的處世哲學。許多時候他用“打發(fā)日子”來形容他長期單身的寂寞。他后來寫文章把自己和梁家的關(guān)系做了描述,并發(fā)揮了對“愛”和“喜歡”這兩種感情與感覺的分析。老金的邏輯是:“愛與喜歡是兩種不同的感情或感覺。這二者經(jīng)常是統(tǒng)一的,不統(tǒng)一的時候也不少,就人說可能還非常之多。愛,說的是父母、夫婦、姐妹、兄弟之間比較自然的感情,他們彼此之間也許很喜歡。”“喜歡,說的是朋友之間的喜悅,它是朋友之間的感情。我的生活差不多完全是朋友之間的生活?!?/p>

那么和徐志摩呢?

林徽因與徐志摩的一段劍橋情緣無可非議,當時林徽因與梁思成毫無關(guān)系,是絕對的自由身。但有人認為林徽因相當于第三者,拆散了徐志摩和張幼儀。一大批研究者相信徐、林二人是有過愛情的。韓石山研究整合了與徐志摩相關(guān)聯(lián)的三位女性的資料,肯定地說:“(張)幼儀不記恨陸小曼,她記恨的是林徽因。她記恨的并非是為自己,倒有一半是為了志摩。她恨林答應了他,卻沒有嫁給他。……兩人的戀情,肯定是有的。徐志摩為了趕聽林在協(xié)和小禮堂的報告,才匆匆坐飛機殞命的。”

林徽因遭人議論最多的,就是她在已經(jīng)和梁思成交往的前提下仍然和徐志摩關(guān)系甚密。她和梁思成在賓大讀書時也曾主動寫信給徐志摩。但是從另一方面看,當時北平文化圈的名人來來去去就那么多,低頭不見抬頭見,要完全避開,簡直是不可能的。

梁從誡、梁再冰一再重申“徐、林之間沒有愛情”。梁再冰說:“徐志摩去世時我年紀還小,但作為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女兒,我很了解徐志摩同我父母之間關(guān)系的性質(zhì)。徐志摩是我家兩代人的朋友。他曾經(jīng)追求過年輕時的母親,但她對他的追求沒有做出回應。他們之間只有友誼,沒有愛情。……母親在世時從不避諱徐志摩追求過她,但她也曾明確地告訴過我,她無法接受這種追求,因為她當時并沒有對徐志摩產(chǎn)生愛情。她曾在一篇散文中披露過16歲時的心情:不是初戀,而是未戀?!f過,徐志摩當時并不了解她,他所追求的與其說是真實的她,不如說是他自己心目中一個理想化和詩化了的人物?!?/p>

梁從誡也強調(diào),林徽因很坦然地承認她和徐志摩之間的感情,但不是那種談婚論嫁的愛?!八麄兌挤浅6?,愛一個人,首先是尊重一個人,寬容一個人,給對方留有余地,這才是它的魅力所在,所以我們才說它崇高?!?/p>

林徽因摯友費慰梅在回憶林徽因時說,她在談到徐志摩的時候,總是把他和英國詩人、大文豪聯(lián)系在一起??梢娏只找?qū)π熘灸Ω嗟氖谴晕膶W上的師友。梁從誡認為“這才是他們之間的真實關(guān)系”。

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林徽因絕對沒有辜負梁思成。無論是車禍之后的精心照料,還是二人結(jié)婚之后的夫唱婦隨。人們只道梁思成在建筑上的成就,但若沒有林徽因相伴,梁思成的成就也許不會如此耀眼。林徽因在丈夫的研究中,做了大量不為人知的工作。一切都是默默地進行,她沒有署上自己的名字。因為她與梁思成早已不分彼此。

民國,這個連字形都被染上了浪漫、風情、傳奇氣息的詞匯。那個年代的才女不止林徽因一個,引人入勝的愛情故事也不止這一樁。很多民國才女,她們的愛情或熱烈,或淳樸。她們的愛情有時也很決絕,比如張愛玲,比如蔣碧薇,還有蕭紅。這些才女們并沒有比林徽因笨拙,她們有足夠的智慧和才情。她們的天賦才華,民國以后再難尋找??伤齻冊趷矍橹?,總會傷了自己。大抵是那份執(zhí)著太鋒利了,生生割斷了情感中聰慧的弦,才變傻了,被傷了。但林徽因的感情是民國才女中的異類。她是真聰明的。要知道,世上最堅韌的,不是石頭,是水。林徽因像流水,靈活柔軟地避開了執(zhí)著的利刃,在那個年代特有的風花雪月的迷陣中,全身而退。

林徽因是一位復雜的女性。她善良、聰慧,用現(xiàn)在的話說EQ(情商)極高,她能理解對方,為對方設身處地地著想,從不會嘲笑他們。但從另一方面看,她又是那么理智甚至冰冷無情。面對熱烈追求的徐志摩她能決然地轉(zhuǎn)身,面對默默守護的金岳霖她以禮相待,面對丈夫的寬容呵護她也能坦然相告“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林徽因算得上是愛情的終結(jié)者吧?她不是一個特別適合談戀愛的人。戀愛大概是屬于徐志摩、陸小曼那一類人的,赴湯蹈火,無怨無悔,蠟炬成灰淚始干。而林徽因占上風的始終是理智。她是一個特別清醒、特別從容的人,不會為了某種情緒讓自己深深沉淪。她有屬于自己的堅持和原則,有自己獨立的空間。所以她能留下許多的瞬間和剪影,有些人記住的是她的柔情婉轉(zhuǎn),有些人記住的是她的淡然自若,有些人記住的是她的熱情執(zhí)著。或許正是由于她的復雜,不可名狀,才會有那么多人仰慕她,愛戀她,甚至一生一世守在她身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