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世間女子,紛麗多姿。唯獨有她,哀艷如詩。
她是一個女人,一個母親,一個作家,一個建筑學(xué)者,一個傳奇。
她是林徽因,最令人懷念的民國女子。
她美艷如花,風華絕代,但是她生命中的一半時間都在和肺病做斗爭,中年以后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
她出身名門,留學(xué)歐美,但是她有一個寂寞的童年,她是一個怨妾的女兒,二十一歲時父親去世。
她可以在北京城豪華的“太太客廳”里優(yōu)雅地談笑風生,她也可以坐三等火車,住雞毛小店,出沒于荒郊野外進行考察。
她是三角戀的女主角。詩人徐志摩為她拋棄發(fā)妻,哲人金岳霖為她終身守候,建筑學(xué)家梁思成呵護了她一輩子。
她是家庭婦女,也是作家;她是兩個孩子的慈母,也是建筑師;她是優(yōu)雅的沙龍女主人,也是風餐露宿進行田野考察的學(xué)者;她是貌美如花、情感細膩的女性,也是四處奔走、理智剛毅的男性;她拖著病弱的身軀,卻帶給身邊的人們無限的活力。
她真誠、熱情、細膩、直率,同時也有幾分自戀、自傲,她一生缺乏女性朋友,是有名的“刀子嘴,豆腐心”。
這就是我們要給大家說的林徽因,一個多面的、并不完美的林徽因,一個超越了緋聞女主角的林徽因。
很難說林徽因是幸運的,抑或是不幸。上帝關(guān)閉一扇窗,也許會為你打開一扇門;同樣,如果上帝打開一扇門,也許就會關(guān)閉一扇窗。
大多數(shù)時候,生命或多或少,都會給我們暗黑的底子,有的人偏要把它涂成明亮的彩色,有的人卻在黑暗中沉淪下去。林徽因是前者。
愛情,是大部分女性存在的理由。所以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廬隱嫁了有婦之夫,高傲的張愛玲在胡蘭成面前,低到了塵埃里。
可是,愛情常常承受不起生命的重量,一些女子為了鐘愛的男子,殉了情,殉了一生。
沒有了愛情,生命的意義何在呢?
林徽因愛建筑,這是她十六歲就認定的夢想。她選了一個學(xué)建筑的丈夫,一同在這個領(lǐng)域探索。作為一個女人,她對建筑是純粹的愛,她幫助丈夫撰寫了《中國建筑史》而沒有署名。
對于女子來說,愛情就是手中的沙粒,你拽得越緊,就流失得越徹底。你必須要尋找到另外的理由來充實生命,比如一份職業(yè)、一種愛好、一種生活狀態(tài)。
當愛情不是生命的唯一,愛情之花,反而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中次第開放。
人們都認為理智是愛情的天敵,其實它們是親密的朋友。愛情是花,理智是陽光,沒有陽光的沐浴,花兒會很快萎謝。林徽因理智地選擇了梁思成,愛情的鮮花變成了婚姻的碩果,一生一世。陸小曼不理智地嫁給了徐志摩,愛情的鮮花殘酷地萎靡在無聊的鴉片床上。
女性常常夸大自己的脆弱,認為自己是一株藤蔓,必須纏繞在一棵樹上。
其實如果內(nèi)心強大,女性本身就是一棵樹。林徽因用腳去丈量,用心去寫作,用病體去工作,在忙碌中她的內(nèi)心變得更加強大,不管身邊是什么樣的男性,都不必去依附。她贏得了他們的愛和尊重一輩子。
從北總布胡同的“太太客廳”,到西南聯(lián)大她與丈夫梁思成一起脫坯和泥筑建的屋宅,再到她患病時煎熬五年困苦閉封卻依舊未曾懈怠建筑研究片刻的李莊生涯。林徽因,一步一步,走得鏗鏘、熱烈,又哀艷、篤定,寸寸皆是莊嚴并令人欽佩。
她的人生不算長,可是經(jīng)歷了繁華與優(yōu)渥,也歷盡了貧困與疾??;收獲了親情、友情與愛情,也獲得了圓滿的婚姻。也正是因為這樣,為林徽因立傳,實在是一件美好的事。《不離不棄,且行且珍惜:林徽因傳》將要敘述的,是她的才華,她的性格,她的信仰,她的苦難,她的事業(yè),美麗之外的坎坎坷坷、燦爛與輝煌……讓你邂逅一位真實的林徽因。
她是林徽因,最令人懷念的民國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