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
【釋義】形容彼此之間相隔太遠,也形容遙遠偏僻的地方。
【出處】唐·韓愈《祭十二郎文》。
韓愈是唐代著名的大文學(xué)家,幼年就成了孤兒,全靠他哥哥韓會和嫂嫂撫養(yǎng)。韓會有一個嗣子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紀比韓愈小。韓會42歲時,因官場失利被貶為韶州刺史,不到幾個月就病死在韶州,這時韓愈只有11歲。十二郎也很小,韓愈雖然有三個哥哥,卻都很早地離開了人世。這時,繼承韓家基業(yè)的只有韓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兩個人,雖孤苦伶仃,但他倆一直守著父輩家業(yè)生活。
韓愈9歲時自宣城前往京城,在以后的10年里,只和十二郎見過三次面。當(dāng)他正打算西歸和十二郎在一起生活時,不幸十二郎死去,韓愈悲痛欲絕,于是寫了一篇《祭十二郎文》,備了一些時下的物品從老遠的地方去遙祭他。文中有“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的句子。讀了這篇祭文,不禁使人心酸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