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起生命的熱情
難道我們?nèi)祟悓τ谏臒崆?,還需要一個孩子來提醒。
■他他
這是我的一位朋友講的故事。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美國。
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fēng)雨過后,街上的人又重新增多了。人類就是這個德行,暴風(fēng)雨來了,他們都躲進房子里;暴風(fēng)雨過后,他們就口若懸河地出來顯示自己的威力了。這個故事,就發(fā)生在紐約一條普通的街上,當然,那也是一條比較繁華的街道,否則,講述這個故事就毫無意義了。
在這條街上,有一條垂死的生命——幸運的是,它是一只鳥,一只極為普通的隨處可見的麻雀一樣的鳥,而不是一個人。這是一只雛鳥,也許剛出窩才不幾天,便離開了母親的懷抱,它正在自由自在地翱翔,卻沒想到遇上了這場暴風(fēng)雨??梢钥隙ǖ氖?,它曾經(jīng)同暴風(fēng)雨做過殊死地搏斗。但是,同這場風(fēng)狂雨急的暴虐相比,它實在是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了。到了最終,它還是被風(fēng)暴擊落了,掉在了地上,奄奄一息。
它靠近馬路牙子,一邊掙扎一邊哀叫著,仿佛是在向人類求援似的。
它很瘦小,瘦小得放在平時,我們肯定會把它忽略了。但是,在這一天,在這條大街上,它拼命地掙扎和尖聲地嘶叫都不容人們把它忽視。然而,卻沒有人理它。這條大街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人們看見了它,只是可憐地搖一下頭或者嘆一口氣便走了過去,甚至沒有人再多給它一個同情的眼神兒。那些車,那些高級的或不高級的車,老遠地望見了它,也只是鳴一聲喇叭,繞了個小彎,便開過去了,沒有誰肯停下來,肯為一只受傷的小鳥做點什么。
就在這時,走過來一個小孩兒。
這是一個六七歲的孩子,他哼著不成調(diào)的小曲兒,邁著稚嫩的腳步,也走到街上,與這些雨后在大街上奔忙的人們?yōu)槲閬砹?。也就是這個孩子——這條街上惟一的一個混沌初開、懵懵懂懂的人,一眼發(fā)現(xiàn)了那只小鳥。他走過去,將那只此時趴在地上、已經(jīng)無力掙扎和嘶叫的小鳥捧在手里,伸手試一試,見它還有氣息,便抱在了懷里,試圖用自己的體溫給它帶來生的希冀。
良久,孩子又重新把鳥兒從懷中拿了出來,見根本就沒有轉(zhuǎn)機,他哭了,淚水順著他的臉頰流了下來,將衣襟都打濕了。
忽然,孩子想起了警察。
在美國,警察幾乎擔負和管理著社會上的一切事務(wù):治安、收稅、火災(zāi)、急救等等。孩子想起了警察,在他看來,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他并沒有意識到,他此時的想法和實際生活中警察們所管理的事件相比,實在是太微乎其微了,太不值一提了。
但是,不管怎么說,孩子還是拿起了電話,投了一枚硬幣,接通了警察局。
或許是孩子的求援沒講清楚,警察誤以為是有人受傷了;或許是警察們真的拿一只小鳥的生命當成一回事了,過了3分鐘,附近的一名警察便受命趕到了,找到了這個孩子。這名警察和這個孩子,他們兩個人共同把這只瀕臨死亡的小鳥送進了醫(yī)院——當然,是動物醫(yī)院。
第二天,這只鳥便恢復(fù)了元氣,從這個孩子的手中,重新飛向了天空。
也不知道當?shù)氐囊患译娨暸_是從哪里得到了這個消息,他們采訪了這個孩子,敘述了整個事件的過程。然后,還找了一些社會名人,在電視上大談特談什么“人道”、“鳥道”之類的大理論,讓這名不諳世事理的孩子看了以后對其中的一些專業(yè)名詞怎么想都想不通。
于是,在當?shù)兀鋈幌破鹆艘还蓯埒B熱,人們愛鳥愛得都要發(fā)瘋了。他們在房頂上為鳥兒做巢,在樹林里及草坪上為鳥兒撒食,甚至還有人提議應(yīng)該搬遷有鳥兒活動的人類居住區(qū),讓給鳥類,讓它們自由自在平安快樂地與人類相處下去。
這一切可真夠轟轟烈烈了。
然而,這一切都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難道我們?nèi)祟悓τ谏臒崆?,還需要一個孩子來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