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孟子·梁惠王上(節(jié)選)

豐子愷漫畫古詩文 作者:豐子愷 著


孟子·梁惠王上(節(jié)選)

[戰(zhàn)國]孟子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釋

梁惠王:戰(zhàn)國時期魏國的國君。魏國都城在大梁(今河南開封),所以魏惠王又稱梁惠王。

數(shù)罟:密網。罟,音gǔ。

洿池:大池。洿,音wū。

謹:認真從事。

庠序:古代的鄉(xiāng)學,泛指學校。庠,音xiáng。

頒白:頭發(fā)花白。頒,通“斑”。

負戴:負,背著東西。戴,頂著東西。

簡評

《孟子·梁惠王上》是代表孟子仁政思想的重要篇章,在孟子心中,一個理想的社會應該把人民的福祉放在第一位,不違農時,不做竭澤而漁的事情,注重社會公平,在施行王道的基礎上重視對人民的教化,教導人們孝順父母、禮敬兄長、尊老愛幼,這樣才會有更多人擁護國君,國家也才會變得更加強大。

豐子愷先生此畫取名“頒白者”,對這個飽經風霜、為了謀生而肩挑重擔的老人滿含同情。不過這種同情是有節(jié)制的,他筆下的白發(fā)老人雖負重前行,臉上的表情卻寧靜平和,讓我們嘆息勞動人民生活之艱辛的同時,也感受到他們的質樸勤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