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于吾言無所不說:學習的最佳路徑

樊登講論語:先進 作者:樊登 著


于吾言無所不說:學習的最佳路徑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說?!?/p>

我們可以想象孔子說這句話時的表情。如果我們認為這是一句批評人的話,認為孔子終于批評顏回了,說:“顏回不是一個能夠幫助我的人,他對我說的話總是那么高興?!蹦敲凑湓挼奈兜懒钊烁杏X很不對勁。

孔子在說這句話時,心情應該是很舒暢的,也許是顏回又做了令他高興的事??鬃诱f:“顏回幫不到我。對于我說的話,顏回向來沒有不高興的,沒有不聽的?!?/p>

孔子對顏回的評價是“不違,如愚”,看起來笨笨的,不善言辭,孔子說什么他都聽。孔子對此真實的感受是什么?是“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匾膊挥蕖???鬃诱f,顏回這孩子可真是一點都不笨哪。

顏回從來不會像子路、子貢那樣提問,但只要觀察顏回做的事情,就會發(fā)現(xiàn)他早已吸收了孔子講的知識。

顏回當然不笨,而且是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他善于思考,自己提出的問題經(jīng)由自己回答,并且把知識內(nèi)化。

我覺得此節(jié)展示了一位老師心中非常美妙的瞬間。有的學生遇到任何問題,第一反應就是將問題拋給老師,甚至在老師解答之后,還會進一步質(zhì)疑。這是很多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的心理狀態(tài),通過不斷發(fā)問,顯得自己懂得獨立思考,懂得思辨。

但是像顏回這樣真正學到極致的人,當他接觸到自己不明白的新知識時,不急于發(fā)問,而是自己先思考,琢磨其中的道理,直到理順思路,豁然開朗。

如果顏回的“于吾言無所不說”是因為愚忠,那他就不需要“退而省其私”。愚忠的人是假裝聽懂了,老師說什么都贊成,但回家后根本就做不到??鬃诱f,顏回是真懂的,他總會自己思考,并且將道理用在實踐中。

從顏回身上,我們可以找到學習的最佳路徑。人們在學習某個新知識時,遇到了不懂的東西,不要著急反駁、質(zhì)疑、發(fā)問,而是先自己思考。自己思考,大腦就會產(chǎn)生摩擦,產(chǎn)生痛苦,最后在徹底想通的那一刻,才能真正感受到喜悅,也才能夠真正記得牢固。

這一段很明顯是孔子帶著笑容說的,這是明貶暗褒。

我們把這句話延伸到職場中。如果孔子是老板,顏回是一名員工,員工究竟該不該跟老板發(fā)生摩擦?或者說,員工跟老板發(fā)生摩擦的度到底該如何把握?

顏回的態(tài)度是完全不發(fā)生摩擦。老板提出一個想法,先接受,然后消化,按照自己的理解,找到最正確的方向在工作中落實。

《認同》這本書里提出了相反的觀點:不要懼怕摩擦。如果兩個人永遠回避矛盾,不想吵架,那么無論其中一方說什么,對方都會舉手贊同。沒有摩擦,就意味著沒有討論,沒有深入的探究。這樣發(fā)展下去,公司里的很多事情就不會得到真正的執(zhí)行,因為對于每一項的決策,大家都只是表面上贊同,實則并不在意、并不重視。

假如雙方在會議上敢于對一件事情表達不同的意見,據(jù)理力爭,甚至拍案而起,哪怕最后把所有人嚇一跳,對整件事情的走向也是有正面影響的。大家都會認真思考雙方到底在爭論什么,最后達成一致的時候,這樣的決策才更能驅(qū)動大家去執(zhí)行。

從現(xiàn)代管理學的角度來講,像顏回這樣完全不發(fā)表意見,也未必是真好,因為矛盾和分歧必然會帶來更深入的探討,讓雙方都愿意承擔起責任。

當然,《認同》這本書是從管理學的角度進行闡述的,而孔子所稱贊的是顏回的學習方法,兩者的視角不一樣,應用面也不一樣。

我從這句話中吸收了兩點。

第一點,是不要刻意地通過質(zhì)疑別人來“刷存在感”。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歡靠提奇怪的問題,靠質(zhì)疑、“抬杠”、反駁來顯得自己與眾不同。在我看來,當你遇到不了解、不贊同的事情,不妨先自己思考,很可能會得出新的觀點。

第二點,是在工作中敢于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如同導航軟件一樣,它從來不質(zhì)疑駕駛者的行車路線,無論路線開得多不對,都不會罵人,不會說“你到底有沒有聽我講”“我早就跟你說了應該走那條路,你為什么不聽”。每當你走錯了,它都會溫和地告訴你“下一個路口掉頭”“下一個路口右轉(zhuǎn)”,幫你走上新的路線,而這就叫建設性的意見。所以,即使跟領(lǐng)導有分歧,發(fā)生了摩擦,也未必一定要鬧得不悅。當你覺得領(lǐng)導的想法非常不合理,也不需要大動肝火,可以帶著建設性的意見,平心靜氣地和老板討論問題,盡量幫助老板做出更加正確的決策。

情商的核心,在于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我們要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成為情緒的奴隸。公司在招聘員工的時候流行一種說法:“我們要招的是成年人,而不是孩子?!眳^(qū)分一個人是成年人還是孩子,并不是從年齡上進行判斷的,而是要看一個人與情緒的關(guān)系如何。當一個人容易被情緒掌控時,他就是個孩子;能夠跟情緒和諧相處,他就是成年人。

成年人隨時可以做到“無所不說”,無論老板說得對或錯,都不會動氣。

《論語》中的很多話,只要你愿意琢磨,就能挖掘出很多層含義。這并不算過度解讀,作為讀者,你選擇對自己有益的部分就足夠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