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圬者王承福傳◎

圖解唐宋八大家 作者:


◎圬者王承福傳◎

本文是韓愈為泥瓦匠王承福寫的一篇傳記。文章通過對一個自食其力的泥瓦匠的言行的記敘與評議,譴責了那些“薄功而厚饗”“貪邪而亡道”的饕餮之徒,指出“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向他們提出了嚴重的警告。

【原文】

圬之為技,賤且勞者也。有業(yè)之,其色若自得者。聽其言,約而盡。問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為京兆長安農夫。天寶之亂,發(fā)人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勛,棄之來歸。喪其土田,手鏝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歸其屋食之當焉。視時屋食之貴賤,而上下其圬之傭以償之。有余,則以與道路之廢疾餓者焉。

唐軍平定安史之亂示意圖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與帛,必蠶績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養(yǎng)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賴之。然人不可遍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小大,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鏝以嬉。夫鏝易能,可力焉,又誠有功,取其直,雖勞無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強而有功也,心難強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其亦宜也。吾特擇其易為而無愧者取焉。嘻!吾操鏝以入富貴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過之,則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過之,則為墟矣。問之其鄰,或曰:‘噫!刑戮也?!蛟唬骸砑人?,而其子孫不能有也?!蛟唬骸蓝鴼w之官也。’吾以是觀之,非所謂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強心以智而不足,不擇其才之稱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強為之者邪?將貴富難守,薄功而厚饗之者邪?抑豐悴有時,一去一來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憫焉,是故擇其力之可能者行焉。樂富貴而悲貧賤,我豈異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與子皆養(yǎng)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謂勞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則心又勞也。一身而二任焉,雖圣者不可為也?!?/p>

愈始聞而惑之,又從而思之,蓋賢者也,蓋所謂獨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譏焉,謂其自為也過多,其為人也過少,其學楊朱之道者邪?楊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為勞心,不肯一動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勞其心以為人乎哉?雖然,其賢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濟其生之欲,貪邪而亡道,以喪其身者,其亦遠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為之傳,而自鑒焉。

【譯文】

做泥瓦匠這種工作,是卑賤并且勞苦的??墒怯袀€人從事這項職業(yè),他的神色好像很滿足的樣子。聽他的話,簡潔而透徹。問他,知道他姓王,名叫承福。他家世代是京兆長安的農民。天寶之亂的時候,招募人當兵,他就拿了十三年的弓箭,立了足以當官的戰(zhàn)功,可是他放棄官勛,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家里的土地已經沒有了,于是他拿起泥刀來維持生活。三十多年來,他住在雇他干活的主人家中,付給主人房租和伙食的費用。根據(jù)當時房租、伙食費的貴賤而增減做泥瓦匠的工價來償還他。若有多余的錢,他就拿來給路上的殘疾人、患病者和饑餓的人。

他曾說:“谷子是經過耕種而后生長的。至于布和綢,一定要養(yǎng)蠶紡織才能得到。其他用來維持生活的東西,都是要依賴人力才能制成的。這些我都需要。但是一個人不可能全部去做,應當各盡其能,互通有無而生活。所以君主的責任是管理我們,使我們得以生存。而各級官吏的責任是輔佐君主推行教化。責任有大小,看他們的能力來決定,就像容器一樣。只知道吃用卻又懶于做事,那么就一定會有天降的災禍。因此我一天都不敢放下泥刀去玩樂。抹灰涂墻是簡單的技能,只要肯用氣力就能夠做好。確實做出了成績,就會拿到報酬,雖然辛苦,卻沒有什么慚愧的,我的心是安穩(wěn)的。體力活是容易強行發(fā)揮并做出成績來的,而心智就難以強行使它變得聰明了。勞力的人,被人役使;勞心的人,役使別人,這也是應該的。我不過是挑那些容易做而拿了報酬又問心無愧的事情去做。唉!我拿著泥刀進出富貴人家已經有多年了。有的地方曾經到過一次,后來再路過那里,就已變?yōu)閺U墟了;有曾經到過兩次三次的地方,后來再走過那里,也已經變?yōu)閺U墟了。問他們的鄰居,有人說:‘唉!因犯法而被殺了?!械恼f:‘主人已經死去,他的子孫不能保住產業(yè)啊?!械恼f:‘主人死后,產業(yè)歸公了?!覐倪@里看到,他們不就是因為只吃不做因而遭到天災的嗎?不正是強使心智聰明而智力又不夠,不加選擇地盲目去做與他的才能不相稱的工作嗎?不正是那種多干問心有愧的事,明知不應該做而硬是要干的嗎?是富貴難以守住,微薄的功勞反而能得到豐厚的享受呢;還是興旺和衰敗有一定的時運,一來一去,不能久長呢?我心中憂愁,因而就選擇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做。為富貴而高興,為貧賤而憂愁,我難道同人家有什么兩樣嗎?”

冒雨耕牛圖

又說:“功勞大的,用來供養(yǎng)自己的物資就多。老婆孩子都是要靠我養(yǎng)活的,我能力微薄,功勞又小,不要老婆孩子也應該。我是所謂從事勞力的人,假如成了家而力量不夠,那么心就要勞苦了。一個人肩挑兩副擔子,就算是圣人也是不能做到的。”

開始時我聽到這話感到懷疑,然后再想了一下,這個人可能是一個賢人,或許是人們所說的獨善其身的人。但是我也要批評他,說他為自己考慮得太多,為人家考慮得太少,他也許是學習楊朱學說的人吧?楊朱的學說,就是不肯拔自己一根毫毛來對天下有利。而這個人認為有家勞心,不肯費一點心來養(yǎng)活他的老婆孩子,難道又肯為別人勞心嗎?雖然如此,他比起世界上那些既擔心得不到利益,又擔心失去利益的人賢明得多。與那些為滿足自己生活中的欲望,貪圖不義之財而忘記道義,以至丟掉性命的人,又相去很遠了。他的話又有能警戒我的地方,因此我給他立傳,自己引為借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