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一

投資美國 作者:[美] 李哲 著


序一

個人或家庭的投資理財由來已久,從歷史記載看,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在西漢時期逐步完善?,F(xiàn)代意義上的投資理財一般認為起源于20世紀美國的保險業(yè)。1969年在美國芝加哥的酒店里,一小群各個金融行業(yè)的投資理財專業(yè)人士在討論他們看到的一個不足:每個專業(yè)領域都有各自的投資理財顧問,但缺少對各個金融領域全面熟悉的投資理財顧問為客戶服務,由此專業(yè)的投資理財服務應運而生。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投資理財”一詞最早見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報端。隨著中國股票債券市場的擴容,商業(yè)銀行、零售業(yè)業(yè)務的日趨豐富和市民總體收入的逐年上升,投資理財?shù)母拍钪饾u走俏。投資理財?shù)男问揭踩遮叾鄻踊?,諸如儲蓄、銀行理財產(chǎn)品、債券、基金、股票、期貨、商品現(xiàn)貨、外匯、房地產(chǎn)、保險、黃金、P2P、文化及藝術品等都成為投資理財?shù)墓ぞ摺?/p>

投資理財工具的多元化使得投資理財?shù)膶I(yè)性越來越強,一個人要成為合格的投資者必須具備堅實、高深、豐富的投資知識儲備與投資技巧。然而由于追逐財富的增加是人的天性,現(xiàn)實中的投資者大部分都是非專業(yè)投資者。這些人在不具備足夠的投資知識的情況下,仍然在從事著實際的投資。于是指導投資行為的投資指南在現(xiàn)實中有著極大的需求。目前市場上也的確充斥著海量的投資書籍。但許多這類書籍過多地論述了投資理論與模型,對實際的投資運作常常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因而在指導投資操作上顯得不給力。最終的結(jié)果是論述投資的書籍“自說自話”,而投資者依然是“我行我素”。投資理論與實踐仍然是“兩張皮”,互不搭界。

值得欣慰的是,李哲先生的新近力作《投資美國》是一本基于理性的投資理念,從實際出發(fā),指導投資實踐有價值的投資指南。作者在書中也提到:這部投資筆記,記敘了自己的感悟、體會、經(jīng)驗、教訓,也記敘了我身邊的那些人,那些事。

李哲先生長期在美國企業(yè)工作,曾任企業(yè)高管,后又自己創(chuàng)建多個企業(yè),具有相當豐富的、成功的投資經(jīng)驗與體會。目前這本《投資美國》無疑是李哲先生集自己投資實踐之大成,是奉獻給廣大投資者的一本佳作。作者雖然自謙不是學金融出身,但本書對于投資的論述具有相當?shù)南到y(tǒng)性,涉獵投資業(yè)務的方方面面。從我的角度看,以下三點體現(xiàn)了本書的最大特色:

第一,從實踐到理論。一本論述投資的書籍大都遵循從理論到實踐的邏輯,先描述理論模型,再觸及實踐,結(jié)果是理論往往覆蓋了實踐,也無法指導實踐。作者從自身的投資實踐出發(fā),在本書中“反其道而行之”,按照從實踐到理論的順序展開論述,作者用講故事的方式,先談自己經(jīng)歷的案例,再從中提煉、總結(jié)出結(jié)論。例如,以作者的朋友、來自臺灣的黃先生買房未成的案例,總結(jié)認為作為投資人,不能單單地盯在投資品本身,而應該看天、看地、看時事,抓住社會的動態(tài)變化中所顯露出來的空隙和機會,乘虛而入,適時地操控、駕馭自己投資的市場。同時作者還提出談判的技巧對價格的確定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價格談判中,投資人的談判方式和肢體語言也有著重要的作用,當投資人作為談判者進入談判桌的那一刻起,你的任何的肢體動作和行為方式都直接影響著談判的進程和效果。這樣的事例在書中還有多處,值得投資者細細品讀、體會。應該說,這樣從投資實踐中總結(jié)的結(jié)論在投資者看來具有可行性,容易理解,也更加易于融入投資者的投資實踐。

第二,超越投資看投資。作為一本討論投資的書籍,作者基于自身成功的投資實踐,能夠站在具體的投資操作之上,超越投資看投資。從投資業(yè)務上升到做人與世界觀。例如,作者提出,投資是一種理念和價值觀。無論是哪一個層面的投資者,積累財富歸根結(jié)底是品格養(yǎng)成。投資人不是賺錢機器,而應該是一個懷有誠信的、全面發(fā)展的健康的人。作者還認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樹立起新的世界觀是至關重要的,要讓世界因你而不同,通過自身的不懈的努力后,如果投資人有幸成為人類中那最幸運的1%,那么就應該考慮其他99%的人,這是一個好的投資人所應該想和做的。記得有媒體曾經(jīng)報道過對美國一批成功投資者的采訪,其中包括巴菲特,他們的回答是:對投資影響最大的不是經(jīng)濟與金融知識,而是歷史與哲學知識,最高層面則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指導。應該說,超越投資看投資是作者自身投資實踐的總結(jié)。從普遍意義看,無疑也是一個投資者保持長久投資佳績的經(jīng)營之道。

第三,探討投資全過程。作為一本討論投資的書籍,本書的一大亮點是關于投資的論述全面、豐富,涉及了投資的全過程,這也是一般討論投資的書籍所不具有的。例如,一般談論投資的書籍都假設投資者已經(jīng)具有足夠的投資實力,而不去考慮錢是怎么來的。其實,從投資全過程看,恰恰是在源頭籌措投資的資金是最重要的。中國俗話說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講的就是這個意思?!锻顿Y美國》一書在這一點上彌補了一般投資書籍的不足,專門討論了“尋找種子資金”的問題。作者指出,作為一個初入投資領域的新人,最初的問題就是如何籌措最初的原始投資資金。作者給出了種子基金獲得的種種的方法和渠道,認為每個投資人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的情況來獲得最初的種子資金。作者還頗有見地地分析了投資成功的概率與不同來源種子資金的相關性。這些結(jié)論是投資者值得注意和深思的。

剛拿到此書時,一看書名,我還以為是有關企業(yè)投資的書籍,還未看完就發(fā)現(xiàn)自己認識有誤,這是一本有關個人投資的書籍。以一個生活在中國的人的角度看,此書的問世可謂“恰逢其時”。伴隨著中國企業(yè)日益加快的“走出去”步伐,中國個人在海外投資的需求亦越發(fā)強烈,出于移民、養(yǎng)老、投資、教育等各類目的,中國個人海外投資置業(yè)近年來業(yè)已蔚然成風。不久前,招商銀行聯(lián)合貝恩公司發(fā)布《2015中國私人財富報告》指出,截至2014年底,中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chǎn)總規(guī)模已突破100萬億元,達到112萬億元。與此同時,個人可投資資產(chǎn)在1000萬元以上的高凈值人群首次超過100萬人,高凈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資資產(chǎn)達32萬億元。而這些高凈值人群已經(jīng)不滿足于國內(nèi)投資,跨境投資熱度增加,已擁有境外投資的高凈值人群占比從2013年的33%上升到37%。胡潤研究院發(fā)布的《海外置業(yè)趨勢報告》也顯示,目前國內(nèi)有高達80%的受訪高凈值人群表示未來有海外投資需求,超過半數(shù)已有海外投資經(jīng)驗。房地產(chǎn)成為最熱門的海外投資標的,占海外投資比重超過四成,其中七成高凈值人群海外置業(yè)為自住,1/3為投資,平均投入600萬元。從全球范圍看,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歐盟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幾個國家,另外,包括一些熱門旅游目的地如塞浦路斯等,都是人們投資置業(yè)的主要目的地。

毋庸置疑,此書為日益增加的中國人對美國的投資乃至海外投資提供了絕佳的投資指南,可以幫助投資美國的中國人增強對美國社會全方位的深刻認識,提升投資決策的科學性,控制投資的風險,對投資活動的全過程實施動態(tài)管理。我殷切希望有更多的海外投資者能夠發(fā)現(xiàn)此書的巨大價值。

是為序。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