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她把自己活成了一個物種

愉悅哲學(xué) 作者:陳文茜 著


她把自己活成了一個物種

文 / 吳曉波

在現(xiàn)代知識世界里,大腦發(fā)達的女人往往讓人愛恨交集,從意大利的法拉奇,德國的漢娜·阿倫特,法國的西蒙·波伏娃、夏奈爾到美國的蘇珊·桑塔格,她們行走人間,智商與容貌互為敵人,活著活著,都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物種。

在我們大頭幫,現(xiàn)在也有這樣的一個物種,她叫陳文茜。

2015年12月20日,為馮侖風(fēng)馬牛和文茜大姐大的上線預(yù)熱,愛奇藝·大頭頻道在北京開了一個派對。所有的“大頭”齊齊地都趕來了,連新入伙的“國民老公”也羞澀地到了,文茜終于缺席。

在臨行前的一刻,她被醫(yī)生喝止。11月,她動了一個小手術(shù),還未痊愈就趕赴巴黎參加世界氣候大會,她很開心地告訴我,巴黎大皇宮第一次特許亞洲媒體人入內(nèi)拍攝,她不能錯過這個機會。其實,那次她跑的地方還有很多,除了剛剛經(jīng)歷恐怖襲擊的巴黎,她還帶著攝制組去了土耳其、比利時和里昂的邊境難民營。結(jié)果,回到臺灣后,傷口發(fā)炎,被強令靜養(yǎng)。

在大陸,陳文茜出名是因為李敖,李大師一向出言刻薄不遜,獨獨對文茜說了一句:“你是我所見過的最聰明的女人?!边@句話讓文茜名聞華人圈,也幾乎得罪了全臺灣所有其他聰明的女人。

陳文茜就讀于臺灣大學(xué)法律系——是陳水扁和馬英九的小師妹,畢業(yè)后進入媒體界,20多歲就被傳奇的《中國時報》創(chuàng)始人余紀忠任命為副刊主編,她開玩笑地對我說,《中時》副刊是當(dāng)時臺灣第一副刊,我年紀輕輕就坐到了主編的辦公桌上,很多人都很懷疑我是怎么搞定余先生的。

1980年代中期,臺灣民主抗爭浪潮陡起,長相嬌麗而文風(fēng)大膽的陳文茜成為在野黨的第一文宣女將,從此惹上爭議無數(shù)。1987年,文茜赴美留學(xué)10年?;嘏_后,繼續(xù)投身政治。

她是一個很難被操縱和定義的極端自由主義者,根本無法在體系型的機構(gòu)中容身,慢慢地便與昔日戰(zhàn)友漸行漸遠,成了一個左右均不討好的獨行客。90年代末,同樣不被見容的李敖做了一檔電視脫口秀“李敖大哥大”,文茜被攛掇著也弄了一個“文茜小妹大”。彼時,正值臺灣政黨輪替,島內(nèi)輿論紛雜精彩,“千山我獨行”的大哥大與小妹大隔空打擂臺,一時間頗為熱鬧。

我看文茜的節(jié)目,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的,但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跟她有所交集。

臺灣的電視節(jié)目自由度極大,幾乎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但是也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陷,就是格局極小,“島嶼視野”狹窄,絕大多數(shù)的公共知識分子和政治人物只關(guān)注本地的政經(jīng)事件,對島外世界幾乎沒有任何的興趣??磁_灣節(jié)目,第一天興奮,第二天疲倦,第三天厭煩,蓋因低頻趨俗,了無營養(yǎng)。

陳文茜的節(jié)目是僅有的一個例外,近年來,她主持的《文茜世界財經(jīng)周報》立足全球化,及時報道最新的財經(jīng)和新技術(shù)動態(tài)。更可貴的是,文茜親自奔赴歐美各地,采集第一手的資訊和訪問最先鋒的人物,體現(xiàn)出了大開大闔的報道視角。

最近幾年,她的文字作品也在大陸相繼出版。這本《愉悅哲學(xué)》介紹了一門我們常常忽略的學(xué)問:如何在各種處境之下轉(zhuǎn)移痛苦,獲得真正的釋懷與快樂?文茜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的通達之人,她把自己對于成功、失敗、愛情、痛苦、死亡等重大人生命題的感悟,分享給我們,希望我們也能學(xué)會這“兩千三百多年來最難修的一門課”。

在文茜的身上,可以隱約看到法拉奇、波伏娃和桑塔格的影子,她們都很知性,很獨立,很適合復(fù)雜思考卻又有著女性主義的立場,但陳文茜不是另一個法拉奇、波伏娃或桑塔格,她就是東方的陳文茜。

一個有趣的人生,不是臨摹任何其他人,而是讓涂鴉成為一種可被識別的風(fēng)格。

記得幾年前,在臺北與城邦出版的何飛鵬相聚,不知怎么,說到了這位當(dāng)時還未謀面的大姐大,何先生說,華人世界里,有人深喜歡她,也有人超級不喜歡她,可是如果哪天少了陳文茜,不是缺了一個人才,而是缺了一個物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