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宋徽宗大觀二年,公元一一〇八年。
三月里的一天晚上,位于鎮(zhèn)江南郊黃鶴山下的鶴林寺里,和尚們已經沉睡,突然聽到寺里鐘鼓齊鳴,樂聲大作,他們被這聲音驚醒,以為發(fā)生了什么大事,都急急跳起披衣,到處察看。
鐘樓和鼓樓里都寂無一人,然而鐘鼓卻兀自在鳴,一下一下地,發(fā)出悠然的響聲,仿佛冥冥之中有人在敲擊。
今晚有一場小雨,不大,正是江南春天里常有的那種杏花雨,微微的,像霧又像水汽,如一陣涼風刮過,沁人心脾,檐間到現在還在淅淅瀝瀝地滴著水。夜空里,夾在雨絲中的,有若隱若現的樂曲聲。
大家來到寺前的伽藍殿,這才發(fā)現,殿里的那尊伽藍神像突然倒塌了!
昨天晚課結束的時候,寺里的小和尚還在伽藍像前的燈盞里添了油,插了香,它還雄赳赳地站在那兒??蓜偛乓婚_門,小和尚就發(fā)現,這尊有三丈多高的伽藍像竟然倒塌在地上,變成了一堆泥土!像里面的骨架斷了,原來放在像肚子里的金心銀膽也露了出來,泥塊在殿里堆成了一座小山包。
大家驚呆了,急急去告訴寺里的方丈聰禪師。
鶴林寺創(chuàng)建于六朝,劉宋時有一位高人隱士戴颙曾在這山中隱居,去世后他的女兒就舍宅為寺,自己也在寺里出家為尼。戴颙是位雕塑家,也是位音樂家,寺里的那尊巨型伽藍像就是他親手塑造的,到現在已經有六百多年了。伽藍是佛的護法神,一般都立在正殿之前的伽藍殿上。這尊像造型比例勻稱,高大威猛,雖然身上原先的色彩已經斑駁陸離,但仍不失古雅,它是歷代來此的文人雅士贊賞不絕的藝術品,為此而留下了許多的題詠。
可怎么突然一下子,它就倒塌了?
聰禪師聞訊也大驚,急急來到伽藍殿。
伽藍像確實是倒了,沒有任何前兆地倒了。
聰禪師知道,這尊神像雖然年代久遠,但由于經常維護,除了外表掉落一些泥片之外,結構并沒有大問題,也沒有出現傾倒或歪斜。他帶著小和尚圍著那一堆泥土,前前后后地察看,想發(fā)現一點征兆,可是,屋頂不漏雨,墻壁不滲水,地基也沒傾斜,怎么一下子就倒了呢?而且一下子倒得這么徹底?
聰禪師走出屋,背著手,圍著伽藍殿打轉。猛一抬頭,看到了懸在寺門口的那塊匾額,看到了被燈籠照亮了的四個大字:“城市山林”。他猛然醒悟,倒抽一口涼氣,脫口而出:“米大相公,莫非你魂歸故里了?”
他急急回到方丈室,叫跟隨著他的小和尚,到江北的淮陽軍去走一趟。
小和尚不解。
老方丈說:“你有所不知,那位檀越米大相公,多年來愛這里的山林幽靜,經常來寺里盤桓,寫字作畫,那‘城市山林’的匾額就是他題的。當年他不是說過,若是他死了,會化成伽藍神,永護此寺?現在這尊伽藍無故倒塌,莫不是就應了此話?”
還沒等小和尚出發(fā),淮陽軍就已經傳來了消息:淮陽軍守米芾確實剛剛去世了。
第二年(1109)六月,米芾的靈柩由長子米友仁扶持,運回丹徒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