粹
東京隅田川邊上建起一座自立式電波塔,高634米,超過廣州電視塔,成為世界第一高度。大白天望去確然有橫空出世之感,四周的老街區(qū)更顯得低矮陳舊,不論設(shè)計者怎么說它融入舊風景,也像是恐龍立雞群。日本有一句諺語:女人在笠下看,遠處看,夜里看,什么人眼里都能出西施。果然,萬物被夜色盡掩,惟塔身通明,真的很好看。
燈光照明有兩色,一夜映紫一夜藍,交替演出。紫,叫作“江戶紫”,仿佛給塔身披一件和服,表現(xiàn)的是“雅”;藍是隅田川一江春水的藍,表現(xiàn)“粹”。
江戶時代(1603—1867)可算是天下太平,士農(nóng)工商,武士是領(lǐng)導階級,重視形式與禮儀,而農(nóng)工商為庶民,居住在市鎮(zhèn)上的一部分工商先富起來,追求享樂,活得很現(xiàn)世。也想像朝廷貴族或幕府武士那樣活,執(zhí)掌國柄的幕府就頒布禁止奢侈令,不許庶民穿紅戴紫,只能穿不惹眼的茶、黑、灰。當時染色業(yè)勃興,染出來各種顏色,類別數(shù)同超過三百,簡直像一場顏色大眾化運動。民眾所憧憬的美的典型是妓女們的服飾,當紅藝人和高檔妓女引領(lǐng)流行色。顏色命名多是用植物,也有用人名。譬如“路考茶”,取自歌舞伎男旦“路考”,浮世繪師鈴木春信也常用來畫美女衣裳,不僅流行于江戶,也波及京阪(京都大阪)。有人嘲笑這種發(fā)黃的暗褐色像馬糞。還有用地名的,如江戶紫,用神田川的水染成,是江戶的一個驕傲。所謂“四十八茶一百鼠”,全部顏色中三分之一屬于茶色和鼠色。庶民衣裳的粹,極致是黑,次之為茶色(褐色)系,以及鼠色(灰色)系。這些顏色也產(chǎn)生一種“澀味”,電影里的高倉健就總是一臉的這種苦澀。
如同“物之哀”、“寂”等,粹也是日本的審美意識之一。這些詞語看似明白,卻早已被徹底詮釋成日本文化的了,中國人有時最不解或誤解日本,往往就由于望文生義。喜田川守貞的《近世風物志》記載:京阪把坊間趕時髦叫粹,其人叫粹者;江戶叫意氣,其人叫通人。拿花打比方,牡丹艷麗,櫻花優(yōu)美,粹與意氣是梅花,而京阪的粹為紅梅,江戶的意氣為白梅。就是說,意氣比粹淡泊利落。粹、通、意氣,三個詞同義。18世紀過半,京阪文化式微,江戶變成文藝中心,也叫起粹來,表示一種庶民的美感。
粹源于煙花巷。所謂通,是玩家通曉煙花巷的習俗、教養(yǎng),意氣則是藝妓及妓女不拘舊規(guī),為人颯爽,譬如江戶的深川藝妓,臉上淡妝,腳上不襪,藝名、說話像男人,意氣風發(fā)。煙花巷和戲劇舞臺培養(yǎng)、磨礪了美感,逛不起妓院、進不起戲院的人借助浮世繪和通俗小說趕時髦。游樂的趣味在庶民生活中逐漸形成粹這一特殊的美的生活理念,會玩,老于世故,通曉人情的機微。我們總覺得日本人色了吧唧,那就是他們露出了文化底色。
哲學家九鬼周造有一本《“粹”的結(jié)構(gòu)》,1930年出版,像《武士道》《茶書》一樣極力發(fā)現(xiàn)并張揚日本美。此書雖然是日文的,但寫于巴黎。西方各國語言里沒有能完全跟日語的粹相對應(yīng)的詞語,引發(fā)他探究起本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特征,開一字論定日本的方法論先河,“甘”“縮”“縱”云云不絕于后。他說:“‘粹’,是東方文化的,不,大和民族特殊存在樣態(tài)的顯著的自我表明之一。”粹的結(jié)構(gòu)被解析為“對異性的媚態(tài)”,以及來自武士道的“意氣”和來自佛教的“達觀”。
粹是生活美。三四十年前我這個東北人平生頭一次進北京,被看大門的老頭兒一聲斷喝:問事兒要叫您。如今想來那就是北京的粹。汪曾祺認識一個在國子監(jiān)當過差的老人,他說“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別處好吃。五味神在北京”,拿到東京說,這就是粹。太宰治喜歡吃烤串喝酒,撒上很多山椒粉,說“這就是江戶子的粹”。他不是江戶子,身上流著外地“土農(nóng)民”的血。芥川龍之介是地道東京人,所謂江戶子,與人聚飲,人家要AA制,他大搖其頭:不要那樣無粹啦。蕎麥面蘸調(diào)料汁吃,汁裝在叫“豬口”的圓柱形杯子里,用筷子挑起長長的面條,略微蘸一蘸,使勁兒往嗓子眼里吸,滋溜滋溜作響,津津有味。這是江戶人的粹,在京阪屬于沒教養(yǎng)。又有一句諺語:江戶人沒有隔夜錢;千金散盡,不管還復來不來,做派粹得很。莫非現(xiàn)今東京人大都來自外地,度日維艱,我從未遇上這么粹的人。
與粹相對的是“野暮”(土氣)或“無粹”。雅是貴族的,與俗相對,而粹與不粹是城里人和鄉(xiāng)下人的差別。江戶時代在三大城市江戶、京都、大阪人眼里,外地的武士也不粹,土頭土腦。粹不粹都屬于俗,粹是俗中之雅。譬如俳句,本來是俗文學,芭蕉提升了它的品質(zhì),如夏目漱石所言,“使人高尚優(yōu)美”,那也是“平民的文學”。對于王朝貴族來說,短歌才是雅文學。天皇家年年搞“歌會始”,曼吟長詠的是短歌,從不作俳句。愛用外來語,以洋話為粹,那就是說日語太土了吧。
粹,或許可譯作近年被大加賣弄的北京話“范兒”,終歸是土俗中的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