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Kǒng)
起源:①源于子姓。一支為商湯后人,以商族的姓“子”及他字中的“乙”組合起來定為孔氏。一支為孔父嘉后裔,以字為氏。②他姓改姓。③出自他族。
郡望:魯郡、京兆郡、河南郡、會稽郡。
堂號:闕里堂、至圣堂。
東山世澤
北海家聲
【注】全聯指東漢時期,孔子的二十世孫孔融(153—208),勤奮博學,自幼賢孝。《三字經》云:“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惫僦帘焙O啵瑫r稱“孔北?!?,因激怒曹操而被殺,為“建安七子”之一。
五經撰疏
兩部鼓吹
【注】上聯指唐初經學家孔穎達,字沖遠,奉太宗之命主編《五經正義》,成為科舉取士的標準用書,其圖像繪于凌煙閣。下聯指南朝齊孔稚珪。
東山振鐸
北海傾樽
【注】上聯指孔子。下聯指東漢文學家孔融,曾任北海相,人稱“孔北?!保瑸槿耸巡咆摎?,喜歡賓客,曾說:“坐上客恒滿,尊中酒不空,吾無憂矣?!?/p>
千秋絕唱桃花扇
萬古奇文論語篇
【注】上聯指清代戲曲作家孔尚任,著有傳奇劇本《桃花扇》。下聯指孔子及《論語》。
弱翁釣珊瑚之樹
沖遠列凌煙之班
【注】上聯指唐代冀州人孔巢父,字弱翁,早年與李白、裴政等六人隱居于徂徠山,酣歌縱酒,人稱“竹溪六逸”。好學而善辯多智,文采斐然。下聯指唐初經學家孔穎達。
墨蘭飛舞秀而勁
思孟述賢博且精
【注】上聯指清代畫家孔毓圻,孔子后裔,康熙時襲衍圣公,善畫墨蘭,筆秀而勁。下聯指戰(zhàn)國初哲學家孔伋,即子思,孔子之孫。孟子曾授業(yè)于他的門人,發(fā)揚其學說,形成了“思孟學派”。
歷朝優(yōu)寵無雙姓
天下斯文第一家
【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疊滘江頭村孔氏大宗祠聯。
刪詩書、修春秋,道冠古今千載頌
循禮教、創(chuàng)儒學,德昭中外萬代尊
【注】安徽省東至縣孔家村孔氏宗祠聯。
氣備四時,與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
【注】山東省曲阜市孔廟聯。
圣衍浙之衢,北穆南昭,百代宗祊綿世澤
薪傳庭有訓,言承禮立,千年家法誦清芬
【注】福建省上杭縣孔氏祠堂聯。
幸問一龍,詩禮真?zhèn)鳎灾荇斠詠?,理學名儒照青史
復敦三物,子孫純嘏,遷秋浦而后,瓜綿椒衍遍紅塵
【注】安徽省東至縣孔家村孔氏宗祠聯。上聯指孔子當年向老子問禮之事。下聯指本支孔氏的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