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日本人亦覺悟耶
日本雖號稱立憲國家,其實仍軍閥與貴族當權,政治上與社會上之不平等,較之他國尤甚。自黎明運動后,其改造社會之思想,日益蓬勃,是蓋世界潮流之激刺,有以致之也。十八日下午五時,東京各新聞記者學者政治家實業(yè)家等,在日比谷公園松元亭,開改造同盟發(fā)起人總會。其宣言書之原文大略如左:方今天下之急務何在,曰使我六千萬同胞宏大其意氣而有經綸內外之機會也。世界文明日新月異,所謂國際競爭也,國民生活也,莫不以現(xiàn)代思潮為推移。而一變其內容矣,茍不自振拔,虛與委蛇,則國家對內足以糜爛人心,對外足以失墮實力。我(照原文下仿此)帝國參加大戰(zhàn)最初既無準備,又無抱負,所謂戰(zhàn)事外交,惟隨波逐流,敷衍塞責而已,是以處此議和大局,更無理想可言矣。大隈內閣之加藤石井,寺內內閣之本野后藤,原內閣之內田等所辦外交,皆未能公訴于世界覺醒者之人心,又未能高崇民族的理想,躊躇復躊躇,逡巡復逡巡,其結果徒招列強之猜疑,而使民國生活基礎于國際上不安之念焉?不觀夫我當局者于視為國際聯(lián)盟精神的基礎之人種平等一案,任其失敗,承認我國于國際聯(lián)盟諸國中差人一等乎?不觀夫視為國際和平根據(jù)之經濟自由原則,取曖昧態(tài)度,而使我為列強保護政策之犧牲乎?不觀夫我所占領之群島,橫遭限制其防備設施之自由果,而以太平洋之武裝為美國所獨占乎?不觀夫青島問題坐失與中國直接解決之機,而徒供離間中日兩國之具乎?不觀夫我使節(jié)于勞動會議固執(zhí)其不澈底之主張,而貽人以我國貿易須有差別待遇之口實乎?不觀夫日本能讓步者已全讓步,而列強之誤會尚多,將自國際的孤立,一變而遭國際的壓迫乎?故國民處此時艱,當冷靜的反省夫本國之實情,大膽的透視夫時局之真相,然后竭力奮斗以應危機。對外須高崇其理想,以指導世界。對內須保障其生活,以培養(yǎng)民力。蓋最富反省者,最能發(fā)其義憤者也。夫國際聯(lián)盟,為英美所專治,固不待言,而我又何以屈服于強國專制之下,而甘受其頤使乎?吾人所深慮者此也。我國講和外交既完全失敗,其末節(jié)姑置不論,而我政府與使臣,均保障國民生活之意氣,而為失敗之根源,則不可諱耳。此雖非一朝一夕所能解決之問題,而根本上政治與經濟社會制度之缺陷,皆所以致失敗者也。故吾人對內則打破少數(shù)專制之舊弊,而已國民之抱負責任為基礎,樹立最新政治之組織。對外則高尚國民的熱情,公布于世界。所以保障國民生活者,列舉十項如下:(一)實行普通選舉;(二)撤廢華士族平民之差別;(三)打破官僚外交;(四)樹立民本的政治組織;(五)公認工會“勞動組合”;(六)保障國民生活;(七)依據(jù)社會的改革租稅;(八)解放形式教育;(九)刷新殖民地行政;(十)肅清宮內省“略如前清之內務府”。以上十項,互相關聯(lián),其中一貫之意義,愿與我六千萬同胞一掃政治社會經濟組織之舊弊焉,其主要目的,則將有所貢獻于世界之人道也。茍不實行,國內社會的不平,行將橫流潰決,而禍及國體矣。國外與列強之思想懸隔太遙,而在國際上勢將步人后塵矣。我輩同志超然于官僚政黨等,已成政治勢力之外。廣檄天下之新人材,而欲實行改造國家者也。凡我同志,盍興乎來,共除國家內憂外患乎,有決之國民其來毋恐。
文章來源:《惟民》第五號,1919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