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孫中山辭去總裁之各面觀

高振霄三部曲:文集 作者:王琪珉,高中自,裴高才 著


九、孫中山辭去總裁之各面觀

孫中山辭電傳來,各方面紛紛集會討論。有說孫中山辭意甚堅,不能挽留,有說護法根本搖動,不能不挽留的。南方軍界多持冷靜態(tài)度,北方軍人必認為西南分裂,歡喜不問可知。記者對于此事有兩個研究:一是中山個人問題。中山不愿與違法武人為伍,記者深表同情。但認為非依賴中山不可,豈不完了。二是中山與護法關系。自軍政改組以來,真正護法只有海軍。這假面目不自今日始。不過多一份主持正義的,即多一份的力量。西南政府徒供個人交換之利器,有無均無關于根本問題。不逼到飯碗破碎時候,護法與否終是名義上的關系。再到飯碗破碎時候,再來假借,記者總望多數人民自決的覺悟。至于“國會問題”,記者不幸值此陽九,作政治上之傀儡,亦自抱愧。不過為國家初創(chuàng)第一步的關系,留作最后之宣言,故爾始終不離廣州一步。大約與記者同心的人,也還不少。又某君對于孫中山之辭職評云,前天政務總裁孫文中山先生辭職的電報,末尾有兩句很惹人注意的話,他說“文決不忍與之共飾護法之名,同尸誤國之罪”,我想孫先生這兩句話,雖是他一篇辭職文章的結晶語,大家也很動容的。我還覺得有一點兒不以為然,因為我們這番護法,論時間有了兩三年,講戰(zhàn)爭也有好幾省,怎樣說他是飾護法的名咧?再講到誤國的話,那么大家都有責任的,孫先生不就職不敢怪了。孫先生既然尊崇國會的意思,派了代表,參加政務會議。護法的好壞,當然也有責任,不能委卸的。這是我本春秋責備賢者的意思,講了這幾句閑話。其實孫先生派的代表,第一次是徐謙,第二次是謝持,這兩人出席政務會議,都是可以代表孫先生的。一個一個不愿干了,這是孫先生辭職的一個原因。況且現在西南方面的投機官僚,無識武人,通敵之使,仆仆道途,都是借這護法的好招牌,謀他局部或個人的權利。章太炎先生前天“五女共夫”的比喻,實在不容諱言了。大家想想,護法都是這樣的護,名耶實耶,吾不得而知之矣。

文章來源:《惟民》第二號,1919年8月17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