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球
要想快樂,先找朋友。要想進步,先找對手。
相傳若干年前,某省的省主席到學校視察,站在操場旁邊看學生打籃球,良久,喟然嘆曰:“這些孩子太辛苦了,為什么不每人發(fā)給一個球?”回頭怒斥校長:“你把辦學的經(jīng)費用到哪兒去了?連多買幾個球的錢都沒有!”
這位省主席出身草莽,不知道籃球運動是一種“君子之爭”的訓練,循一定的規(guī)則擊敗對手。球只能有一個,就如一省之內(nèi)省主席的職位只有一個——當然,這是譬喻的說法,擴而充之,成功的目標只有一個。大家公平競爭,當仁不讓。“每人給他一個籃球”等于說人人都做省主席,像話嗎?
“一人一球”的情景我倒也見過。一位年輕而富裕的太太,隨丈夫遠居異地,心境寂寞,獨自在家中那一片廣闊的草坪上投球為戲,球出手,狼犬立時奔過去銜回來,周而復始,與人無爭,倒是寫意自在。可是不知怎么,看上去有幾分凄清,因為她固然避免了失敗,但“成功”也與她無緣!
成功來自艱難,愈“艱難締造”愈有價值。成功來自比較,對手愈強成功愈大。成功固然好,失敗又何妨!最難過的是既沒有成功過也沒有失敗過,不知怎么就把一輩子的歲月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