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雨無聲哺春情

撫摸記憶 作者:劉克寬 著


春雨無聲哺春情

搬來嘉和宿舍的那一年,恰遇上讓人感受強烈的倒春寒。

清明過后毒寒來襲,讓停了暖氣的城市人幾經(jīng)喟嘆,輪番演練著“脫秋褲穿秋褲”的換季更衣動作。更有人用“剛脫了保暖褲,又換上厚棉褲”調(diào)侃著入春之后的季節(jié)反水滋味兒。

眼看著春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谷雨都到了,俗語說得好:“清明斷雪,谷雨斷霜”,谷雨節(jié)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的真正結(jié)束,氣溫回升應該明顯加速。可大西北的寒流,依然時不時地出現(xiàn)在天氣預報中,這不免讓人擔心,盼了一個冬季的春天,總不能在還沒感受到春風和煦的情況下,就匆匆地點個卯狠心而去吧。

后來的事實證明,春季其實還真的沒那么無情。節(jié)令畢竟有自己的內(nèi)在科學性與更替交接的嚴肅規(guī)則。在這方面,老天也是有所顧忌的,盡管他老人家矜功恃氣,動不動就會發(fā)點小脾氣,然而,一旦平靜下來,那還是有自己的原則底線。畢竟覺得節(jié)氣到了,從哪個角度說都不好違信背約、延誤農(nóng)時。于是,終于在谷雨的前一天,布施了一場春雨,帶著少有的溫情,悄悄地潛入了寧靜的夜里。

人們終于從依稀尚存的微寒料峭中,感覺到了溫婉而清新的氣息,于是才真正地確信,春天真的到了,這是真正的春天的雨。

那場雨醞釀得平心靜氣,真正下起來的時候,又是少有的從容透徹。一板一眼,不緊不慢,整整下了一夜,又加上一個白天。

正是因為一場前所未有的倒春寒,使人們對遲到的春雨產(chǎn)生了空前未有的熱情。一般的情況下,每年感受春季,人們印象深刻的,不是柳綠花紅,就是燕歸鳥鳴。所謂“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高樓曉見一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等詩句,都反映了“春到人間草木知”的自然現(xiàn)象。

從很小的時候就有一種感覺,春到人間的最早的動靜,是通過野草花木傳達出來的。到現(xiàn)在還記得,在堂屋里的火盆旁圈窩了一冬,終于有一天,被奶奶牽著手,走出大門,趁著中午去村東的那棵古老的杏樹下曬大陽。緊隨在奶奶身旁,我一邊走一邊朝著遠處老杏樹方向的溝崖上觀望,初識記下了“草色遙看近卻無”的初春的景象。過不了幾日,慢慢地就發(fā)現(xiàn),柳條綠了,杏花開了,天氣暖了,燕子來了。

一年又一年,歲數(shù)不斷增大,見識也越來越多,但在內(nèi)心里,開春之時的這種自然氛圍與情景,卻并未隨著時空的流轉(zhuǎn)發(fā)生多大的變化。想起春天,首先浮上頭腦中的景象,依然還會是柳樹發(fā)芽、杏樹開花。

記得最清晰的是剛上初小,從語文課本里學到了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詩句,老師說這是描寫春天的名句。在肚子里裝的字能夠連猜帶蒙地自我閱讀時,放學回到家里,便從木箱里儲藏的舊書中,翻騰出《繪圖五言千家詩》和《繪圖七言千家詩》等刻本讀物來,又從里面讀到了不少的諸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之類的寫春天的句子。

如此時間長了,慢慢地,內(nèi)心里的春天,便沾染上了些許的書卷氣。直到上了中學讀了大學,習慣了用形象思維來審視這個世界的美,通過聯(lián)想與想象來構(gòu)建春天的景象時,便對“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之類的描繪春天的圖景,佩服得五體投地。

也可能是鐘情于文學的人的一種通病吧,閱讀藝術(shù)性的文字多了,往往就會有意無意地與現(xiàn)實疏離,使心儀的迷戀與追求,長期生動在優(yōu)美的虛構(gòu)圖景里。津津樂道、揚揚得意。而一旦退休閑下來,開始將身心融入世俗,才發(fā)覺,過往的歲月里,辜負了太多的大自然的饋贈。因為活在自我的內(nèi)心里,構(gòu)建的文字再高雅,與鮮活的自然現(xiàn)象比起來,都顯得精瘦而單一。

掙脫了書卷氣的束縛,回顧過往的春天,記憶最深刻的,竟然是自己小學時代的那些圖畫。特別是每到清明,全校的同學排著隊,到龍陽村東的一處土墳前,去給烈士掃墓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

同學們抬著老師用柳條和松柏扎制的花圈,來到烈士墓前,唱的一首歌,也是從寫春天開始的:

山鳥啼,

紅花開,

陽光照大路,

少先隊員掃墓來。

……

那歌詞的每一句,我到現(xiàn)在都記得很清楚。

也可能與清明這個節(jié)氣有關(guān)吧,再加上我是少先隊大隊長,需要帶領(lǐng)同學們向烈士宣誓:“接過革命火炬,將先輩們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進行到底!”從那時起,烙印在頭腦里的春光春景,就與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教育融合在了一起。

政治意識的思維導向,固化為季節(jié)變換的代表性物象,慢慢地就在頭腦中儀式化進而形式化。品味春天,按照詩書概念的導引,每每聯(lián)想到的春之形春之色春之聲,往往就會著眼于對花紅柳綠、鶯飛草長的贊美。而對那“潤物細無聲”的春雨,雖有概念上的抽象認同,從來就沒有專心專情地付出過時間與精力,就更不用說細細地品味與鑒賞了。

空前凌厲的倒春寒,終于烘托出了春雨資質(zhì)與品性的可貴。

一場遲來的春雨,下得如此透徹如此傾情,無法不讓人歡欣鼓舞、注目嘆賞。好似猛然領(lǐng)悟,春天的萬千風景,原來都緣之于春雨這位幕后的摹畫師,是它“潤物細無聲”的結(jié)果。很顯然,世人因為它的“無聲”,就疏忽了它“潤物”之于春天的奠基作用,這無論怎么說,都是有些不義氣的。

真正理解春的世界,就不能忽視春雨的傾情奉獻。感受萬物的蓬勃生命,必須先感受為它們帶來舒心歡暢的春雨。既然這場春雨沒有因天亮而停歇,我便決意拿出時間,來一番氣定神閑的傾情觀賞,絕不再對它有所辜負。

早飯之后,我便坐在了入戶花園的臺階上。

那疏密有致的雨簾,下得不緊不慢,好似悄無聲息,如果你靜心洗耳,又能聽到細弱游絲的淅淅瀝瀝的聲響。這場春雨,以靜謐舒緩的姿態(tài)下著,整個世界仿佛都被她的文靜內(nèi)斂而感染,享受著一種難得的空寂。你就是凝神屏息,都感受不到一絲風的氣息。

盯著被雨淋得越發(fā)黛青的石板小路,我的腦海里一時竟浮現(xiàn)出了煙雨江南的圖景。可理智提醒我,這是北方的春天的細雨,于是趕緊把“心遠樂處景應妍”的思緒收攏起來,將目光灑向身邊的雨中小景,開始體驗“景若佳時心自快”的感覺。

小院里的菜園里,早就種上的黃瓜、豆角,由于前些天的倒春寒一直都不見動靜,此刻卻有幾棵頂出了泥土,露著黃嫩的芽瓣。就是那些沒有冒出來的,也在春雨的撫慰召喚下,顯露出了明顯的欲破土而出的跡象,那欲望中所傳達出的生命力,讓人不由地產(chǎn)生一種春情萌動的雨中幻影。

剛剛栽上的青椒苗,昨天還在擔心它們會有一個較長的挪移返青的過程,被這春雨一淋,現(xiàn)在卻都一棵棵精神煥發(fā)地挺拔著,自我炫耀似的。還有那長勢正旺的蒜苗、油菜和韭菜,一畦畦的濃綠四射,那情態(tài)、那氣色,透顯出的是一種吃飽喝足后的天真乖巧。

菜園里正在萌芽和茁壯生長的種種綠植,在細雨中表現(xiàn)出的春心萌動和春情勃發(fā)的狀態(tài),使人不得不相信,世間萬物,無論何時何地,最能夠讓人心動神迷的,說到底還是生命本身煥發(fā)出來的天然魅力。而這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正是以自身奉獻給大地為代價,哺育了這世間萬物的勃勃生機。

梳理著越來越稠密的雨絲,我將目光投向小院里的柿子樹、櫻桃樹和石榴樹,它們都紋絲不動地立在雨中,靜靜地享受著多天來少有的舒暢和愜意。我明白,它們是在春雨的哺育下,快速地發(fā)育成長著,以積聚起足夠的心神精力,一旦雨過天晴陽光燦爛,便開始傾情地釋放生命的本能,以開花結(jié)果的方式,去創(chuàng)造夏天的浪漫,充實秋天的收獲。

就連平時無風也搖曳的那一叢毛竹,這時候也文靜得不行。在平時,那輕飄的竹梢竹葉,有時候你從它身旁走過,步伐快了都能惹起輕輕的搖擺,可此時卻保持著少有的亭立沉穩(wěn)之態(tài)。雨點打在竹葉上,也只是輕微地低低頭,溫順地讓那雨滴順勢滑落,讓人感覺到一種閉著眼睛不想睜開的疏懶。

我站起身,打著傘走出了小院,來到門前的海棠樹旁,觀賞那雨中的海棠花,少許的花蕾還如胭脂般殷紅,而那些早開的花瓣,原先的殷紅都已經(jīng)變淡,呈現(xiàn)給人的,是一種白里透紅的自然。細細觀察,你就會從白里透紅的自然色韻里,體味出一種淡然、怡然與悠然的情愫。雨中的海棠花,沒有了盛開期的濃烈,卻更能讓人領(lǐng)悟到什么是真正的靜雅之氣。

還有那果實初現(xiàn)的杏樹,花期已過的桃樹,加上近處的楝子樹、杉樹、針葉松,遠處的垂柳、琵琶、廣玉蘭等,放眼望去,無一例外,一棵棵的都紋絲不動,空前溫順地任憑著密集的雨絲盡情梳洗。

看到眼前的景象,我內(nèi)心一時充滿了柔情。

是啊,春雨本身之于大自然,就如同人類的慈愛母親,竭盡自己的溫柔與摯愛,把世間萬物哺育得體壯心健,欲滿情熟,然后放手讓它們?nèi)ビ游磥淼娜兆印?/p>

沐浴在春雨里的花草樹木,菜棵根苗,就如同一邊吸吮著母親的乳汁,一邊貪戀著母親的撫摸,恣意地撒嬌,無所顧忌,將一切都拋在了腦后,盡情地享受這柔性親情。

這種情深意遠的境界,只有春雨才能創(chuàng)造出來。

是的,春雨默默無聲,它有著偉大母親一樣的胸懷和奉獻精神,它對世間萬物的愛,是深藏在內(nèi)心里的,表現(xiàn)在行為上,往往在不經(jīng)意間就用盡了自己的全部深情。想想慈母之愛,哪個不是這樣?為了子女的茁壯成長,甘心奉獻出自己的全部。寧愿把自身擠干了,也要把子女滋養(yǎng)成為品性出眾、形象動人的小伙子、大姑娘。

春雨無聲哺春情。這春情,是春天的情根,春天的情欲,春天的情態(tài),春天的情茂。

情和欲是生命力的集中體現(xiàn),無論是物是人都一樣。我們往往把整個生命割裂開來去認識,或者分割成幾個部分來說事兒,實際上那都不是生命本身。生命是不可能被割裂的,換句話說,情欲的強弱程度,直接體現(xiàn)著生命力的強弱,創(chuàng)造力的強弱。

春雨無聲哺春情。這春情,是春天的情懷,春天的浪漫,春天的力量,春天的創(chuàng)造。一句話,是春天的朝氣蓬勃的生命!

人們?yōu)槭裁雌谂未河??就是因為它有犧牲自己來?chuàng)造春天的可貴品性。春雨以自身的綿綿柔情,把世間萬物從冬天里喚醒,繼而又一次次地用自己的生命,無私地滋養(yǎng)哺育著花草樹木五谷禾苗的生長壯大。

聽著春雨淅淅瀝瀝的聲音,我好似聽到了《愛的箴言》那美妙的旋律:“我將青春付給了你,將歲月留給我自己;我將生命付給了你,將孤獨留給我自己……”

春雨無聲哺春情。說的就是春雨在哺育生命,成就生命。春雨與其他季雨不同的是,它哺育的是情之根,命之源,所以難能可貴。

春雨的哺育是不求回報的,無私而大氣。等到生命變得血氣方剛、風姿綽約,去創(chuàng)造夏天的浪漫,收獲秋天的成熟,煥發(fā)自身光彩的時候,春雨對人們來說,便成了遙遠的記憶。然而它卻印證著時下的一句話:我不在你的生活里,卻在你的生命里。

世間萬物生性不同,秉性各異,但如果離開了春雨,生命的根就扎不深,生命本身就不會有靈性。春種秋收也好,春華秋實也好,說到底,春都是基礎(chǔ),春雨都是關(guān)鍵。

當然,當春雨哺就了春情,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萬物生長還是要靠自己。在此后的夏、秋、冬季里,風雨雷電、雪霜冰雹,都不可能再有春雨這般的溫柔體貼、潤物無聲的品性。它們在為萬物生長提供必要條件的同時,往往也難免會帶來損害。面對未來的種種考驗,懷揣著春情之夢的生命,究竟能否過關(guān),那就要看自己的歷練和造化了。

春雨中的領(lǐng)悟:人同此情,情同此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