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上照片分享網(wǎng)站“Webshots.com ”(或是其他類似的網(wǎng)站)然后輸入“打破封印”(breaking the seal )進行搜尋(嘿,別看我,那是我朋友的主意),會看到上千張各式各樣的人上廁所的照片。好吧,我心里想著:“打破封印”理論是這樣的:窺視讓人上癮,你一旦開始就很難停止。不管是好還是壞,你很容易忘記自己基本上是把自己(或者別人)的私密時刻變成公開宣告。像“Twitter ”這類的服務,包括許多讓你能實時告白、夸夸其談、上傳影片與照片的網(wǎng)站,可以讓這個忘記的過程變得更容易。你一旦“打開封印”后,就一次又一次地做那件事。我們的大眾數(shù)字媒體讓人越來越容易告白、揭露、與他人聯(lián)結。我們揭露得越多,把所有一切都公開讓大家消費,看起來就越?jīng)]問題。就像膀胱滿了要上廁所,不用思考,自然而然就會去做。公開自己的日常秘密會讓人上癮,這么做是違反直覺的,甚至讓人覺得奇怪地自然。你一旦開始后,何必停止呢?
但是有個問題: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秘密被揭露。不是所有的人都想把自己的生活提供給窺視八卦的全球風暴。越來越多的人在不情愿的情況下被窺視文化擄獲。不管秘密有多么普通,當更多秘密成為交換注意、心靈滌凈,甚至社群的即時且無止境的貨幣來源時,你在公開或(半)隱私場所做的事,就越有可能成為別人的娛樂來源。(一個例子是奧運游泳金牌選手邁克爾·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 〕,他在南卡羅琳娜大學的住家派對中吸大麻,3個月后發(fā)現(xiàn)自己吸大麻的照片在網(wǎng)絡上到處流傳。)換言之,嘿,如果我沒有嗑藥習慣可以發(fā)“Twitter ”,說不定你有啊。看起來我們不羞辱自己的時候,至少還可以很快樂地羞辱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