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島之戰(zhàn)
在希臘政府的安排下,1940年11月起英軍人員在具有戰(zhàn)略重要性的克里特島上建立一座基地。這座基地的防御能力極低,只有高射炮而已,另外也只配置了一個第805海軍航空中隊的戰(zhàn)斗機,下轄風暴式(Fulmar)Mk I、海斗士和一些作為預備隊的F2A水牛式(Buffalo)機。桑德蘭式機部署于蘇達(Suda)灣的前進基地內,而克里特島的四周也布置了雷達站。
1941年4月,英國皇家空軍參謀部宣布無法在克里特島建立防空體系,因此只能將其當成一個有用的前進基地,供肩負保護地中海運輸船隊任務的飛機進駐。一批各式各樣的飛機集結在此地,準備從事這一至關重要的任務,包括一大批孟買式(Bombay)、布倫亨式Mk IF、颶風式和海斗士等機種,后三者經(jīng)常與德軍的Bf-109E交手。
從5月14日起,水平和俯沖轟炸機進行為期一周的一系列攻擊,當?shù)谝徊ù驌粽幸?,這些空中遭遇戰(zhàn)便轉變?yōu)橐粓鲠槍υ搷u的持久戰(zhàn)役。10架颶風式從埃及趕來加強空防,但到5月19日為止,只有3架颶風式和3架格斗士集結完畢,結果任何可用的飛機都當機立斷馬上撤出。希特勒已經(jīng)對“水星行動”(Operation Merkur)做最后的確認。這是一個大膽的計劃,將動用滑翔機步兵、傘兵和海運部隊攻下克里特島。
德軍在希臘南部集結了將近500架Ju-52/3m運輸機,為5月20日的突擊行動做準備。不過就在運輸機起飛前,德軍犯下了兩個關鍵性的錯誤。首先他們誤解了該島的地形,島上實際上是巖石遍布,地勢險峻;再者,他們也低估了克里特島上盟軍衛(wèi)戍部隊的兵力,盟軍數(shù)量在3萬人左右。
德軍第一批部隊搭乘DFS-230滑翔機在島上著陸,但隨即被消滅;德軍傘兵接著跳傘進入戰(zhàn)場,同樣受到致命的打擊。島上的戰(zhàn)斗相當激烈,完全倒向盟軍那一邊,但因為地面上的戰(zhàn)況過于混亂,德國空軍無法提供支援。但之后在5月21日夜間,盟軍部隊離開陣地,撤離到一個具有戰(zhàn)略重要性的山丘上,此舉使得德軍可以奪取馬里門(Máleme)的機場,展開Ju-52/3m運輸機的起降作業(yè),容克運輸機在火線上作業(yè),帶來德軍贏得戰(zhàn)役所需的援軍。克里特島的戰(zhàn)斗持續(xù)到5月25日,當時英聯(lián)邦部隊開始集結在斯伐基亞(Sfakia)港,準備進行撤離。
奪下克里特島
英國海軍各單位從頭到尾都參與了這場戰(zhàn)役,他們在附近海面巡邏,以防止任何德軍從海路加入水星行動的行列。強盛號(HMS For-midable)上載有18架風暴式機,但更進一步的空中掩護必須由埃及出發(fā),這使得颶風式、英俊戰(zhàn)士式、布倫亨式和馬里蘭式(Maryland)這幾種飛機僅能在航程的限制下介入,對友軍船艦只能提供有限的掩護,對克里特島就完全不可能發(fā)動攻擊了。德國空軍對英國皇家海軍的反應是可以預計的,并在5月22日盟軍全面撤退后發(fā)動新一波的猛烈打擊,除了“斯圖卡”之外,還派出了Bf-110C-4和D-3 戰(zhàn)斗機,以及Ju-88A-4、Do-17Z和He-111H-3轟炸機。
英軍船艦的損失十分慘重,一共有3艘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被擊沉,受創(chuàng)的船艦包括航空母艦、3艘戰(zhàn)列艦、6艘巡洋艦和7艘驅逐艦。盡管德軍攻占了克里特島,但這場戰(zhàn)斗卻讓德軍在飛機數(shù)量和人員傷亡方面付出高昂代價,因此希特勒再也沒有以這樣的兩棲方式將麾下傘兵投入戰(zhàn)場。
盟軍在沙漠中展開的新一波攻勢,也就是“十字軍行動”(Operation Crusader)的準備階段中,英聯(lián)邦集中空中武力攻擊軸心國部隊的機場。當?shù)萝姴扇∈貏輹r,情況立即明朗起來,因為對戰(zhàn)斧式(Tomahawk)和颶風式來說,Bf-109F根本是另外一個等級。在11月18日到19日夜間,當盟軍部隊從埃及出發(fā)向托布魯克的挺進順利展開時,這一發(fā)現(xiàn)將會對“十字軍行動”的執(zhí)行產(chǎn)生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