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命運產(chǎn)生影響的原因(1)

道德情操論 作者:亞當·斯密


產(chǎn)生痛苦和快樂的本源不管有無生命靈性,它都會在所有動物的身上引起憤怒或感激,且效果立竿見影。如果被一塊石頭砸疼了,生靈們會馬上對它火冒三丈,小孩子會摔打它,狗會向它狂吠,脾氣火暴的人勢必罵罵咧咧地詛咒它。實際上,只要稍微想開點就不至于是這種態(tài)度,向沒有感覺的東西發(fā)泄報復(fù)感情無異于對牛彈琴??墒侨绻粯?xùn)|西真的傷害了我們,我們會一直耿耿于懷,恨不得把它砸爛燒毀。打個比方,如果朋友偶然死于某件器械之下,它就會成為我們打擊報復(fù)的對象,并認為那種荒唐的發(fā)泄是理所當然,不那樣做才像是不通人性的罪人。

同樣,曾經(jīng)給自己帶來歡樂的沒有生命的東西也會讓人們心存感激。如果一個海員依靠一塊木板才從失事的船上逃生,但一上岸立馬棄之于火堆,未免讓人覺得他冷酷無情,我們還是希望他能像保存一件心愛的紀念品一樣小心翼翼、滿懷深情地保存這塊木板。人會對使用多年的鼻煙壺、削筆刀、拐杖產(chǎn)生微妙的感情,那種感情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鐘愛和珍惜。如果不小心將它們弄壞或丟失,我們會不停自責,而因心煩意亂帶來的精神損失會大大超過它們實際的價值。我們會打心眼兒尊敬曾居住多年的老屋、長期為我們送來蔭涼的大樹,仿佛它們是我們的恩人。當它們不可避免地走向朽爛毀滅后我們會悶悶不樂,即使那并未給我們造成任何損失。傳說中森林女神和家庭守護神,也即樹木和房屋之神概念的誕生,其緣由可能就是人們對這類事物的敬畏之情。這種感情似乎荒誕無理,畢竟樹木和房屋根本沒有生命。

但是,我們對某一事物產(chǎn)生自然而然的感激和憤怒,不僅是因為它給我們帶來了快樂或痛苦,還因為我們具備感知能力。沒有這種能力,就不可能有那些真實痛快、自然發(fā)泄出來的感情。某種原因使得我們感到歡樂或痛苦,只有對其進行相應(yīng)的報答或報復(fù)才能得到情感和心理上的滿足,沒有感覺能力的對象是不可能接受我們的回報的,因此,動物比沒有生命的東西更能夠接受、理解人類的感激或憤怒。咬人的狗和頂人的牛都要受懲罰,如果它們還鬧出了人命,那么只有宰殺它們方能一泄公眾和死者親屬憤慨。此舉不僅是為了保護生者不再受其害,某種程度上也是為死者報仇。相反,人們對曾為主人立下汗馬功勞的動物感激不盡?!锻炼鋫商健分械哪莻€官員殺害了冒死馱著他橫渡海峽的烈馬,只是因為害怕這匹烈馬以后還可能以同樣的壯舉讓別人聲名遠揚,此種殘忍的行為令人發(fā)指。

動物不僅能給人帶來快樂和痛苦,同時也能體認那些感情,但它們有時仍然不能滿足人類對感激或憤怒的情感回應(yīng)需要。我們答謝一個人不止是想讓他感到快樂,還想讓他知道我們的報答是因為對他過往的善行心懷感恩,想讓他為別人知恩圖報的行為而滿足,想讓他覺得自己的善心并沒有白白付出。而我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恩人與我們心意相通,肯定我們的感激行為價值并由此而對我們產(chǎn)生一絲敬意。

當人們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跟自我的期許相差無幾時,會覺得非常高興,真心希望別人能對我們另眼相看。我們知恩圖報,主要是為了得到恩人的贊許歡心,從而滿足自己的情感需要,那種抱著求得更多恩惠的自私心理纏著恩人拍馬屁的心術(shù)不正之徒,會遭到大度之人鄙視。當然,即使是再坦蕩無私的人,也認為有必要維持和增進恩人與我們之間的感情及相互尊重之意。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如果我們無法了解所有施恩者的動機,如果大家常常非議某個施恩者的品行,那么無論他曾經(jīng)給過我們多大幫助,內(nèi)心的感激之情也會大大削弱。他釋放的善意無法讓我們心悅誠服地接受,我們也不會去對一個品行不端的施恩者保持尊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