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覺群培的意思是應該在紅山建造一個政教合一的行政中心,作為西藏的最高象征,以長久地治理穩(wěn)定西藏。在達賴五世看來,林邁夏”仲貢覺群培大師從宗教方面與文殊菩薩無別,從世俗方面論,其智慧又可與大梵天相媲美”,其言正合達賴喇嘛之意。于是,在1645年,(藏歷第十一饒迥之木雞年)四月初一,布達拉官白宮部份開工奠基,“在此以前的日子里,狂風不時大作,從當天起,晴空碧霄,連一絲微風都不曾吹起,虹光四射,白云縈繞,美不勝收,貴賤人等都親眼目睹花雨飄落,出現(xiàn)了奇異的瑞兆。……開始挖出的都是油質土,后來出現(xiàn)的都是白土?!薄段迨肋_賴喇嘛自傳》三年后,白宮建成,就是達賴喇嘛的西藏地方政權甘丹頗章的首府和達賴喇嘛的生活起居之處。建筑布達拉的總指揮是第悉"桑結嘉措,當時甘丹頗章政權的格局是達賴喇嘛主管宗教事物,第悉主管政務。第悉"桑結嘉措是第五任第悉。1682年,達賴五世圓寂,為了安放達賴五世的靈塔,第悉又主持修建了紅宮及其主體建筑“世界——莊嚴”金塔。紅宮于(1690年)(藏歷第十一饒迥鐵馬年)二月二十二日奠基。當時西藏最杰出的匠人參加了紅宮的修建。歷史記載,這些民間工藝領袖包括石匠大頭領甲門塔杰、木匠大頭領奈薩瓦"江央旺布、木雕大頭領白朗"貢布、銅匠大頭領羅巴"萊甘巴、金匠大大頭領旺秋、金屬雕花大頭領歐珠、鑄造大頭領交熱"頓株、畫匠大頭領門湯畫派的洛扎巴"丹珍諾布和欽仁畫派的桑阿卡巴"曾培、泥塑大頭領群培、鐵匠大頭領倉巴、泥匠大頭領甲日贊丹、縫紉大頭領拉薩熱孜夏"索南、顏料制作大頭領江夾頓珠……等。還有康熙大帝從北京派來的漢族工匠一百一十四人,尼泊爾工匠一百九十一人,每年召集5770名差役,可以想象這個工程在當日是一個多么偉大的場面,大師云集,能工巧匠如千軍萬馬。1694年藏歷水雞年4月20日,紅宮竣工,共修建了三年零兩個月。后來又經(jīng)過歷代的小規(guī)模擴建、維修,布達拉宮形成了今日的格局。它已經(jīng)不是某個獨一無二的設計師或工匠的作品,作者已經(jīng)匿名,它是神的建筑。紅山海拔3763.5米布達拉宮主樓高115.7米。紅宮頂上有七個金頂,作為宗教建筑,比作為行政中心白宮略高。紅宮從外面看上去十三層,里面其實有九層。除了紅白二宮,其他建筑還有:扎倉、扎廈、僧官學校、藏軍司令部、印經(jīng)院、監(jiān)獄、騾馬圈、供水院等、建筑的秩序格局暗示著宗教和政治等在西藏的不同地位。在藏傳佛教信徒心目中,布達拉宮就是普佗山,因為他們相信達賴就是觀音轉世,它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圣殿。布達拉宮復活,“世界——莊嚴”金塔,屹立于世界之最高原。
這偉大的宮殿看起來不像是建筑物,而是一座紅白相間的山峰。它是從大地上生長出來的,依順著山的形勢生長,與世界上大多數(shù)宮殿的傲慢設計不同,就是今天,歷盡滄桑,布達拉已經(jīng)成為西藏世界最復雜的象征,其立足點也沒有脫離大地。這宮殿一開始就起源于把大地作為神靈的寓所加以敬畏的思想,是依附于它,而不是居高臨下的解放它。傳說歷史上有人曾經(jīng)見過布達拉宮的圖紙,但今天沒有下落。我寧愿相信這個偉城的誕生依據(jù)的是內心的指引和經(jīng)驗,它已經(jīng)存在于建造者的心中。也可以說布達拉宮的圖紙就是紅山,它是依順著大地和信仰而生,它不是趾高氣揚地改造、重新設計大地,大地是它開始的圖紙,而信仰指引它抵達?!耙郎蕉ā?,說起來好像很平常,其實里面隱藏著深刻的建筑思想。20世紀以來世界最時髦的后現(xiàn)代建筑理論認為,建筑是一種可交流的語言,建筑應當尊重現(xiàn)有環(huán)境,歷史和傳統(tǒng),并強調建筑的精神性、形而上的隱喻和象征力量。布達拉宮正是依順環(huán)境,順其自然,尊重歷史,而又具有巨大的獨創(chuàng)力量和象征體系的偉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