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式“駕駛法”
在日本,開車數(shù)十年的老司機,特別是出租車司機,大都有一些傾向,就是羅圈腿,屁股凸出,雙肩仿佛憋一股勁兒的樣子,走起路來手掌朝后。
如何改變這種狀況?仍很簡單,做三件事兒:
一者,用無名指和小指把握方向盤。
二者,雙膝不要散漫地放開,而應正直而自然地并攏在一起。最好能用一個小帶子將雙膝套在一起,當然,要寬松,不是緊緊綁住。
三者,采用微腹壓呼吸法。
之所以用無名指和小指,是因為這兩個指頭用力的時候,力道不會傳導至肩膀,肩膀可以較長期地維持自如、輕松狀態(tài),這一點很重要。醫(yī)家早已發(fā)現(xiàn),肩膀受力的時候,呼吸常常變得很淺。呼吸淺,于是,氧氣供應不足,人的精神也就不安穩(wěn)。這在大多數(shù)開車人,不算大事兒,但實際很致命,遲早會有問題。
尤其在開長途車時,我們可以在雙膝上套一個有松緊彈性的帶子,讓雙膝之間保持拳頭大小的距離。原本骨盆已經(jīng)扭曲、肌肉松弛的人會因此而非常難受,但只要堅持十到二十分鐘,骨盆和腰椎就會習慣起來,身體也會舒適起來。
正確的姿勢能夠確保我們安全駕駛。必須知道,來自車身的搖晃和微震動,對我們身體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骨盆和脊椎都可能因此而陷入不自然的“錯位”之中,長此以往,會引發(fā)腰痛。
再說微腹壓呼吸。
在行車途中,我們總會有一些安全路段,如紅綠燈、排隊等情況,這時候可以抬起閑置的左腳,舒緩地作腹式呼吸。因深呼吸,可以消除困倦,氣血集中向腹部丹田區(qū)域,我們的情緒能夠穩(wěn)定下來,不著急上火,開起車來也就更穩(wěn)了。長期堅持,精神上也能得到更多自由,自然會促成健康度的提升。這就是禪式駕駛法。
實際上,在開車過程中關注身心的協(xié)調(diào),這不僅為自己,也為所有人的安全。
當然,上述方法限于一般狀況,如果路況復雜或情況緊急,還是應該“雙手緊握方向盤”的。
總之,無論意識的,還是行為的,毫不節(jié)制地任由“姿勢”左右我們自身,都是不正確的。通過坐禪,身體會在對話過程中告訴我們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