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范文程又先后提出了北取葉赫、西撫蒙古、南擾沈陽的策略。他還建議努爾哈赤在明朝最驚慌失措的情況下趁機攻取,從而為以后的對戰(zhàn)爭取優(yōu)勢,尤其是為以后攻取沈陽、遼陽兩地創(chuàng)立很好的條件。而這一策略的提出,也為后來大清王朝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石。但后來自命“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努爾哈赤因受挫于袁崇煥,從此之后竟積郁生疾,不久之后便與世長辭了。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皇太極即位,改元天聰?;侍珮O登基之后,逐漸開展各項改革,而范文程一生中的轉(zhuǎn)機也隨之到來。
寧遠之戰(zhàn)后,明朝得知努爾哈赤傷故的消息之后,再次派大將袁崇煥任督師入遼東,并調(diào)遣臨國朝鮮、蒙古等國終止與后金的盟約,這讓本已變?yōu)橹鲃拥暮蠼鹪俅无D(zhuǎn)為被動,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之中。此時,明朝大將軍袁崇煥正整頓軍備,以提出議和為緩兵之計。而范文程則向皇太極提出了以議和對議和、以議和造成的流言對付袁崇煥的計策,并提出征撫蒙古、恩撫朝鮮、招撫明將的策略,來扭轉(zhuǎn)當前的不利局勢。范文程提出的這一策略,對以后的后金政權(quán)也起到了很大的影響。
當袁崇煥已經(jīng)作好了充分的準備,即將對后金展開攻勢的時候,范文程又提出了一條大膽的計謀。他向皇太極建議率大軍借道蒙古,繞過錦州寧遠去攻打北京,從而起到使袁崇煥被動地回師北京的作用。他的這一策略不僅能夠牽制袁崇煥的大軍,同時還能在半路設(shè)伏明軍。之后他又用反間計將明朝引以為傲的大將除掉,為之后大清入關(guān)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皇太極聽取了范文程的作戰(zhàn)策略,所以在大凌河戰(zhàn)役中,大批的明將前來投降,明朝的遼東防御瞬間便土崩瓦解。此時,蒙古的林丹汗也聞訊來降,并帶來了傳國玉璽制浩之寶,大清建國一事就提上了日程。而才智過人的范文程,又在此時趁機向皇太極提出了“侵擾、等待、建號、建制”等一系列鞏固實權(quán)的方針。
所謂“侵擾”就是繼續(xù)侵擾明朝;“等待”則是等待中原亂民與明朝進行決戰(zhàn),然后坐收漁利;“建號”就是稱帝,表示后金不再是邊族之國,而是高于蒙古諸汗,高于朝鮮國王之上,這不僅是后金事業(yè)的新起點,也表明后金為中原歷代皇帝的合法繼承者;“建制”就是建立一套皇帝權(quán)力的政體制度,這樣既有利于集中大權(quán)、通順政令,也為以后培養(yǎng)人才作好了鋪墊。
輔佐皇太極期間,范文程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一次又一次的提出進攻明朝的策略,幫助皇太極治國平天下,為大清王朝的開創(chuàng)立下了汗馬功勞。盡心國事、才干日強、識見愈高的范文程不僅極得皇太極寵信,經(jīng)常被召入宮,而且還被皇太極視為親信內(nèi)臣與汗密議軍國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