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孝悌忠信:做人根本》 精彩書摘(1)

孝悌忠信:做人根本 作者:蔡禮旭


在《詩經(jīng)》里面講,“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代表“君子”愛護人民就像愛護親人一樣。“弟有順遜義”,所以“弟”有恭順、遜讓、謙遜、禮讓的意思在里面。“故善事兄長為弟”,一個人很恭敬地去侍奉他的兄長,這就是做到弟。而這個弟是用心去做,所以接下來講“增作悌,示人以心中不忘先后次弟、須順而遜也”。加個心字旁,那就昭示我們,心中不能忘記長幼尊卑,對兄長、對長輩,都要有恭順、謙遜的態(tài)度。我們很熟悉的《三字經(jīng)》里有一句話,“融四歲,能讓梨”,就是說孔融懂得順遜的態(tài)度??赡苤v到這里,很多人有點不平衡,“當大哥真好,當?shù)艿艿亩嫉霉Ь此?rdquo;告訴大家,其實哥哥的責任更重。像我父母那一輩,當哥哥、當姐姐的,有的六七歲就開始煮飯。我的一個同事說,他五歲就開始做飯了。他是老大,得照顧弟弟妹妹。

“善事兄長”,“善”是體恤備至。宋朝有一位名相司馬光,為當世及后世的人所尊敬。司馬光主編了一部非常好的歷史書籍《資治通鑒》,用了十九年。他怕自己睡太多,就拿了一個木頭做的枕頭,那是個圓形的枕頭,稍微動一下,頭就會滑下來。所以古人做任何事情,都相當盡心。司馬光的哥哥年齡比他大很多,他哥哥八十歲的時候,司馬光年齡應(yīng)該是五六十歲,也是老人了,他“奉之如嚴父,保之如嬰兒”,侍奉哥哥就像侍奉自己的父親一樣,保護哥哥就像保護嬰孩一樣。確確實實,照顧老人就像照顧小孩一樣,老人生活上有很多需要,我們要去體察。給老人吃東西,不能吃涼的,不能吃太硬的,還不能催他,要讓他慢慢吃,不然會消化不良。比如今天開飯稍微晚了一點兒,司馬光會對哥哥說,“大哥,抱歉,是不是讓您餓著了?”天氣稍微變化了,降溫了,他就趕緊撫摸哥哥的背,“大哥,衣服夠不夠?會不會冷?”噓寒問暖。其實古人讓我們最感動的地方,就是雖然都是生活的小動作,但每一個動作都是從他的至性至情,很自然流露出來的。

接下來舉例《孝經(jīng)》的教誨。“君子事兄悌”,一個人在家中面對長輩、兄長,都能非常地禮敬、恭順。“故順可移于長”,“故”就是所以,自然而然,這種恭順的態(tài)度內(nèi)化了。所以一個人的德行、人格的形成,最重要的是在他的家庭,“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假如你是老板、企業(yè)家,要找好的人才,要找有家教的人。“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這句話是最根本、最準確的判斷依據(jù)。一個團體最重要的是人才,人才是團體最寶貴的資產(chǎn)、最重要的基石。而大家想一想,怎么判斷人才?現(xiàn)在有很多企業(yè)垮掉了,甚至世界前一百強的都有,很短的時間可能就被很聰明的員工給搞垮了。其原因可能就是沒能判斷這個員工有沒有德行的基礎(chǔ)。《論語·學(xué)而》篇講,“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做人的根本在孝悌。所以找好的下屬、員工,找好的對象,一定要以孝悌為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