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市場與自然(1)

巨變:當代政治與經濟的起源 作者:卡爾·波蘭尼


我們所說的土地是一種與人類之制度緊密相關之自然的要素。將土地孤立起來并使之成為一種商品,也許是我們的祖先所做過的事中最不可思議的。

就一般而言,土地不能與勞動分開;勞動是生活的一部分,土地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活與自然則結合成一個整體。土地因而與親屬組織、街坊、職業(yè)及信仰等連成一體,也就是與部落、廟宇、村莊、行會及教會等連成一體。另一方面,一個大市場是一種經濟生活的安排,在這種安排中包括了各生產要素的市場。因為這些要素無法與人類之制度的要素——人與自然——相區(qū)分,因此我們可以說市場經濟伴隨著一個社會,這個社會中的制度受到市場機制的左右。

這種對土地的看法和對勞動的看法一樣不切實際。經濟的功能只不過是土地所具之諸多重大功能之一。它給人類的生命注入了安定的力量,是人類居住的地方,是人類之物質安全的必要條件;它構成風景與四季。我們可以將沒有土地的人比擬為沒有手足的人。但是將土地與人分開,并且依不動產之市場的需求來組織社會,是市場經濟這個烏托邦概念中甚為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從現(xiàn)代殖民化的領域中看出這種市場制的真正意義。不論這些殖民者為了埋藏在地下的財寶而取得土地,還是為了希望強迫土著去生產過剩的糧食或原料而取得土地,經常都是不相關的;不論這些土著是在殖民者直接監(jiān)督下工作,或者只受強迫勞役之間接控制,也是不相關的,因為不論在哪一種情況下,殖民者都必須先行摧毀土著生活中的社會體制與文化體制。

今日殖民地的情況與一兩個世紀前的西歐社會極為類似。但是在歐洲花費幾個世紀才動用的土地,現(xiàn)在在這些外來的地區(qū)卻被縮減到幾年或幾十年。

這個挑戰(zhàn)來自資本主義之純粹商業(yè)形式以外的其他發(fā)展。英國從都鐸時代開始,農業(yè)資本主義就發(fā)展出個人主義化的土地使用方法,包括改變耕作與圈地。從18世紀初葉起,英國與法國的工業(yè)資本主義仍然是以農村為主,而且需要土地來建造廠房與工人的住所。而在19世紀出現(xiàn)了強而有力的因素——不過它對土地之使用的影響更甚于對土地所有權的影響——工業(yè)城鎮(zhèn)興起,以致對原料與食物供給的需要急速增加。

從表面上來看,對這些挑戰(zhàn)的響應很少是一樣的,然而其過程仍然存在于使土地遵從一個工業(yè)社會之需要的各階段中。第一個階段是土地的商業(yè)化,并動員封建制度之土地財源。第二個階段是增加食物及農業(yè)原料的生產,以滿足增長之工業(yè)人口與全國的需要。第三個階段則是將這樣的一種剩余生產的制度擴張到海外與殖民地。到了這個最后的階段時,土地及其產品就被納入一個自律性的世界市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