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頂層設計(4)

后人口轉變迎來新改革機遇 作者:田雪原


國家統(tǒng)計局人口統(tǒng)計司編《中國人口統(tǒng)計年鑒1988》,中國展望出版社1988年版,第198頁。2013年數據系國家統(tǒng)計局2014年1月20日發(fā)布,參見國家統(tǒng)計局網站,2014年1月20日。不難看出,由于這五個階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呈現高低起伏的不同變動,從而形成參差不齊的年齡結構,進而對未來人口老齡化高低帶來很不規(guī)則的影響,表現出階段和累進的性質。其中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中最為龐大的部分,當屬1962~1973年第二次生育高潮期間出生的大量人口,扣除死亡至今尚存3億左右,這是包括人口老齡化在內中國人口變動最值得關注的人口組群。這3億左右人口組群于1977~1988年進入15歲以上成年人口,其中絕大多數于1980~1991年成長為正常的勞動力,對就業(yè)形成巨大的壓力;同時也開始了勞動年齡人口所占比例高、老少被撫養(yǎng)人口之和所占比例低的人口年齡結構變動的“黃金時代”,成為可以獲取“人口盈利”和“人口紅利”并有利于經濟發(fā)展的最佳時期。按照全國城鄉(xiāng)合計婦女年齡別生育率峰值24歲計算,1986~1997年通過生育旺盛期,本該有一個生育高潮出現,但是由于繼續(xù)加強人口控制和貫徹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實踐中并沒有出現持續(xù)長達10多年的生育高潮,而僅僅在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略微有所表現。其對老齡化進程的影響是,當這部分3億組群人口未過渡到65歲之前,人口老齡化不會過于嚴重;而當這部分龐大人口組群過渡到老年之后,老齡化“汛期”嚴重階段就到來了,使人口老齡化如同人口城市化一樣,呈現S曲線階段性推進的特點。

第一階段2000~2020年為S曲線底部,老齡化緩慢攀升階段。65歲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可由6 96%上升到12 04%,升高5 08個百分點,年平均升高0 25個百分點。

第二階段2020~2040年為S曲線挺起中部,老齡化加速上升階段。65歲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可由12 04%上升到21 96%,升高9 92個百分點,年平均升高0 5個百分點,增速比第一階段提高1 0倍。

第三階段2040~2050年為S曲線頂部,老齡化緩慢攀升后呈基本穩(wěn)定態(tài)勢。65歲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可由21 96%上升到23 07%,升高1 11個百分點,年平均升高0 11個百分點,為三階段中增長速度最低的一個階段。2050年以后,雖然老年人口占比可能還有所上升,但是上升幅度極其有限,處于S曲線頂部徘徊震蕩狀態(tài)。

其三,老齡化在城鄉(xiāng)和地域空間分布上不平衡。上述老齡化進程中表現出來的特點,是就全國總體而言的。然而,由于中國幅員遼闊,地理條件相差很大,經濟、科技、社會發(fā)展水平參差不齊,更為直接和更為重要的是以往人口出生、死亡自然變動差別較大,造成城鄉(xiāng)之間、地域之間人口老齡化的明顯差異。

老齡化城鄉(xiāng)分布不平衡。20世紀80年代伊始,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跨入成年型,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65歲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達到4 91%,接著開始向老年型過渡。然而這種過渡在城鄉(xiāng)之間表現出某種差異:該年普查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由高至低排序依次為縣占5 00%,市占4 68%,鎮(zhèn)占4 21%,縣(農村)老年人口占比要高一些,向老年型過渡的速度更快一些。1990年“四普”這一趨勢延續(xù)下來,當年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上升到5 57%,縣上升到5 64%,市上升到5 53%,鎮(zhèn)上升到5 49%,由高至低排序依舊為縣、市、鎮(zhèn),只是差距比“三普”時稍稍有所縮小。2000年“五普”提供的數據表明,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上升到6 96%,縣、市、鎮(zhèn)之間的差距不但得以繼續(xù),而且有所擴大:縣上升到7 74%,市上升到7 00%,鎮(zhèn)上升到6 25%。1982年、1990年、2000年三次人口普查相比,縣、市、鎮(zhèn)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先是由1 00∶0 94∶0 84縮小到1 00∶0 98∶0 97;然后再擴大到1 00∶0 90∶0 81,縣老年人口占比高出市鎮(zhèn)的幅度增大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