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的提問,在我們的微反應研究中被稱為“有效刺激”。人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需要動腦子思考應該怎么說,所以這個時候進行有效刺激,能讓人對自己的表情和肢體控制力度降低,呈現(xiàn)出更多的微反應。我們來看看男青年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有哪些表現(xiàn)。尤其要特別注意一下眼睛。因為我們在這個例子里,是通過眼睛的異常運動來捕捉矛盾的。矛盾,才是找到謊言的線索。
雖然我們不建議使用微反應來分析自己身邊的家人、朋友和愛人,不過如果遇到腳踩兩只船的壞家伙,“忍無可忍,就無須再忍”,既然對方的人品有問題,這時候就不再需要投入真情了。
這個姑娘就要比大多數(shù)專家專業(yè)得多,既能夠觀察細微的變化,也能夠通過提出關鍵問題來確定基線用于比對。問題問得專業(yè)巧妙,又能觀察入微,把男孩說謊時候的異動捕捉得一清二楚,實在是高手!
當然,這畢竟還只是個例子,判斷的依據(jù)還是單薄了很多,目的只是為了告訴大家,簡單套用那些“不靠譜標準”肯定不行。至少要了解情境(發(fā)生了什么事)、人物(對方是個什么樣的人),然后問對問題(好的問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再通過微反應找到矛盾。矛盾,才是謊言的尾巴。
其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感覺到對方在對話時反應好像有些不正常,這并不是必須通過學習微反應才能學會的本領,靠經(jīng)驗積累也行。不過,專業(yè)人員通常具備兩個超越常人的地方:一是能夠觀察得更系統(tǒng)、更細致,也能更準確地觀察到微反應所代表的含義;二是會通過設定基線刺激和有效刺激,用來比對對方的微反應是否違背了基線的反應習慣。
總結:用心理應激微反應分析人,要根據(jù)情境,問對問題,確定基線,比對異動,才能得出靠譜的結論。在第二章中,我們會詳細解釋如何正確通過微反應看透一個人的內(nèi)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