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句頂一萬句》 序言

一句頂一萬句(典藏版) 作者:劉震云


本書是劉震云醞釀創(chuàng)作了三年的小說。也是他迄今最成熟最大氣的作品。

小說的敘事風(fēng)格類似明清的野稗日記,語句洗練,情節(jié)簡潔,敘事直接,有汪曾祺和孫犁等前輩作家遺風(fēng)。因而本書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構(gòu)成言說的藝術(shù),都能擰出作家的汗水。更為重要的是,作家唯有用此語言,才有對應(yīng)和表現(xiàn)作品的內(nèi)涵:與神對話的西方文化和人類生態(tài),因為神的無處不在而愉悅自在。人與人之間雖說來往不多,但并不孤獨;與人對話的中國文化和浮生百姓,卻因為極端注重現(xiàn)實和儒家傳統(tǒng),由于其社群、地位和利益的不同,由于其人心難測和誠信缺失,能夠說貼心話、溫暖靈魂的朋友并不多,反倒生活在千年的孤獨當(dāng)中。

這樣的孤獨體驗每個國人都有;這樣平視百姓、體恤靈魂、為蒼生而歌的小說自五四以來卻是第一部。

小說的前半部寫的是過去:孤獨無助的吳摩西失去唯一能夠“說的上話”的養(yǎng)女,為了尋找,走出延津;小說的后半部寫的是現(xiàn)在:吳摩西養(yǎng)女的兒子牛愛國,同樣為了擺脫孤獨尋找“說的上話”的朋友,走向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小說中所有的情節(jié)關(guān)系和人物結(jié)構(gòu),所有的社群組織和家庭和諧,乃至于性欲愛情,都和人與人能不能對上話,對的話能不能觸及心靈、提供溫暖、化解沖突、激發(fā)情欲有關(guān)。話,一旦成了人與人唯一溝通的東西,尋找和孤獨便伴隨一生。心靈的疲憊和生命的頹廢,以及無邊無際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隨形地產(chǎn)生了。

由此,我們忽然發(fā)現(xiàn),中國人為什么活得這么累。

這種累,猶如漫漫長夜,磨礪著我們的神經(jīng)祖祖輩輩。

為了擺脫這種孤獨和累,書中的人們努力制造著聲響和熱鬧。于是喊喪,便成了書中主人公楊百順崇拜的職業(yè)。與戲子手談,成了縣長的私寵。但這無法改變本書人物的命運。就像今天,我們的民族還在繼續(xù)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價一樣。不管你導(dǎo)演了多大的場面,也不管你舉行了多少個慶典。因此,閱讀本書是沉重和痛苦的,它使我們在《論語》和《圣經(jīng)》之間徜徉,在與神對話還是與人對話的千年思考中徘徊……

當(dāng)然,閱讀本書也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執(zhí)著和頑強。為了在精神上有所依托和慰藉,人們義無反顧地追逐“一句頂一萬句”的身影,很像祖輩彎曲的脊背和那一大片脊背組成的蒼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