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小姐為例,受傷當天她的身體一定比平時僵硬,如果她能專心謹慎地轉(zhuǎn)換動作,就能意識到身體發(fā)出的訊息,并選擇降低難度的犁式,或者是干脆跳過犁式不做。
與此同時,瑜伽姿勢的練習還須因人而異。
不同的人對姿勢難易的感受是不同的。當我們說某個姿勢簡單、中等或困難,這只是根據(jù)多數(shù)人的感受作出的大體上的劃分。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感覺容易,但別人可能覺得挺難的,反之亦然。
我認識一位女士,她五十出頭,沒怎么練過瑜伽,背有點駝而且肩膀特緊,體質(zhì)也不太好。那些擴展胸部的后彎、手臂高舉過頭,無論時間多短,只要保持不動就真能難倒她。但她的蓮花坐卻輕而易舉、毫不費力——這可是讓許多人深感頭痛的姿勢呀——只因為她的大胯和雙腿比別人都靈活。
另一位練瑜伽姿勢很有經(jīng)驗的學員正巧相反,他能輕而易舉地做那些高難度的姿勢,卻發(fā)現(xiàn)靈活度和經(jīng)驗不如他的人都能輕松做到的三角轉(zhuǎn)換式,他卻難以做到。
總的來說,我們的身體情況各不相同,有全身都緊的,也有天生很靈活的;有的人某個部位很靈活強壯,其他部位卻異常緊而無力。身體條件的差異,加上年齡、基因等其他因素,決定我們練姿勢時,主要須聽從身體的指引,幫助我們選擇合適的姿勢。這也是瑜伽姿勢的優(yōu)點,它有各樣異曲同工的姿勢應對各樣的身體狀況。
⑸姿勢我做主
讓瑜伽教練或其他任何人擺布你的姿勢非常危險,容易導致受傷的幾率增加。
瑜伽并不是競技運動。我們練習瑜伽并不是為贏得某項比賽,而是為了改善和維持身心與精神方面的健康。所以,在練習瑜伽姿勢時,不必讓瑜伽教練或其他人來“幫”我們做姿勢,不值得拿自己的健康冒險。與其讓教練擺布你的姿勢,不如根據(jù)自身情況自己調(diào)整姿勢,這樣要安全得多。下面這些反面例子,可以讓我們學到寶貴的經(jīng)驗。
伊靈是上海一家珠寶店的銷售員。一次,在瑜伽課上練習坐姿扭轉(zhuǎn),伊靈扭轉(zhuǎn)的幅度沒有其他學員的大,教練過來把一只手放在她的后背,一只手放在她的肩上,“幫助”她加大扭轉(zhuǎn)幅度。結(jié)果,伊靈感覺身體非常疼痛,呼吸困難,只好去找醫(yī)生。
孫先生花了很多錢到印度參加一個瑜伽姿勢教練培訓課程。這個課程難度很大,教練經(jīng)常用蠻力“幫助”學員完成各種姿勢。當時孫先生正在練習工匠俯首式(也稱束角式),教練突然走到他的面前把他的兩個膝蓋往地上壓。孫先生感到左膝外側(cè)的肌肉有撕裂感,疼得直皺眉頭。因為教練不負責任的行為,孫先生的膝蓋受了傷,不得不中途退出了課程。他非常沮喪和懊惱,為了來參加這個課程他省吃儉用了好長一段時間,費了好大的勁兒才跟領導請了假,結(jié)果什么都沒學到還把膝蓋給弄傷了。
謝女士在練習站立前彎時,瑜伽教練試圖把她的頭往膝蓋方向壓,她感到右腿處一陣劇痛,連腰都差點直不起來了。后來,她的背部就因為這次練習落下了椎間盤突出的病根,到現(xiàn)在都沒有完全康復,只要練習前彎的姿勢,背部和腿部就會感覺不適。
在練習過程中,讓瑜伽教練或任何其他人強行推壓你的身體是非常危險的。他們不可能了解你的感覺,因此可能會用力過大、過猛。你的身體到底能彎曲或伸展到何種程度、能保持一個姿勢多久,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因此,為了更安全有效地練習瑜伽姿勢,你需要循序漸進地增強力量、靈活性和感知力,而不是由其他人強行推壓或扭曲身體來完成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