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虛榮又一次以一個極其正面的形象出現(xiàn)了。沒干過,要裝著干過;沒經驗,招募有經驗的同學?。粍傄贿M校,就組織迎新晚會,這個團隊一共就十來個名額,這等榮耀,讓好多高中時期的文藝積極分子爭先恐后的,氣氛相當踴躍。
只有沈陽廣播電視大學,只有這個學校,第一天就要求海泉干一件他從沒干過的事,讓他從大學第一天起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讓他有機會體驗站在臺上是什么樣的感覺。大學,不再讓他難堪;大學,成了他的恩人。
由此,海泉在這所學校成了知名人物,人家能組織一臺迎新晚會,還身兼總導演和主持人以及鋼琴獨奏,人家學習好、會彈琴,還會寫歌,全才??!后來,他還“榮升”校廣播站站長,天天組織十幾個編導播節(jié)目、主持節(jié)目、放歌。這個位置在那個年代的大學校園里,是一個無比風光的職務。據(jù)說,陳羽凡在學校里也干過這事。倆學生主持人,相隔幾百公里,從沒唱過歌,走在一起就成了歌手,紅了15年,上哪兒說理去?
很多年輕人都可能因為某個機緣而說過要當歌手、當編劇、做營銷,但那只是當下的一個夢、那時那刻的夢。面對新人,很多前輩會突然跳出來,用很嚴格的標準衡量,而忘記了這個年輕人可能只是剛入門的新人,甚至是沒有受過任何專業(yè)訓練的新人。
海泉是幸運的,幸運的是他在每一個關鍵時刻,遇到的都是鼓勵,都是建議,從沒有遇到有人說,你干不了這個。
但海泉也是努力的,年輕時的他也有夢想,可他沒有跟任何人說,就自己埋頭去練習追夢的功夫,當機遇來臨,他之前看似笨拙的努力,就成了日后靈光乍現(xiàn)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