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大學離世界一流大學還有多遠?(2)

給理想一點時間 作者:李志題


與德國大學相比,國內大學不僅有圍墻,還有威武的門衛(wèi)。以北京大學為例,每個學生進入大學必須向門衛(wèi)出示證件,而圖書館更是嚴格:沒有本校的學生證根本就進不去。大學是全體納稅人供養(yǎng)的,出資人反而沒有權利借閱圖書,也不太容易去旁聽大學課程。這對德國人而言,簡直是不可理喻。莫非是中國人已經(jīng)習以為常了?竟然沒有人對此提出異議。令人納悶的是,不少中國大學的教師和學生,尤其是大學領導都出國進修或留學過,他們應該了解國外大學對外開放的程度。他們起碼知道,國外的大學沒有圍墻,沒有門衛(wèi),任何人都可以進課堂聽課、進圖書館閱覽,不管你是不是本校學生。大學如果自我封閉起來,還想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豈不是天方夜譚?奇怪的是,竟然沒有人認為不合理,去表達抗議。

一所大學要成為一流大學需要多方面的因素,開放的心胸是起碼的基本條件。狹隘地把自己隔絕起來,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要么高高在上,要么性格孤僻。盡管學到了很多知識,但大多脫離社會現(xiàn)實,這就是不少企業(yè)感嘆大學生眼高手低、缺乏實際能力的原因。這些人到了官場上,會把在大學受到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帶到工作崗位上,養(yǎng)成高高在上和孤芳自賞的習慣,甚至反過來欺壓當初出資培養(yǎng)他們的納稅人。

因此,如果大學對納稅人不感恩,何以要求大學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感恩于納稅人?中國大學要想成為世界一流,首先應當拆掉圍墻,取消門衛(wèi),讓納稅人能自由進來聽課、借閱圖書,同時大幅度提供教師待遇,讓普通的教授也能請得起秘書。

(楊佩昌,留德學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