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時空尺上的光斑 (9)

走吧,趁我們還活著 作者:龔映吾


“不,不是因為你,怎么可能是因為你呢?”

“格拉,有時候你看上去無情寡義,絲毫不為別人的故事心動。但是,有時又感覺你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比我們都更有愛心,是這樣嗎?”

我冷靜地回答她:“我的心不在這里,但是你的話讓我明白,我的心不可能遠(yuǎn)離此地而存在?!?/p>

“什么意思呢?我不能完全明白?!卑惤z太太認(rèn)真地說。

我擺了擺手,極力想要將言辭難以說清的意義說得更清楚一些:“我相信淡雅而真誠的情感是真理,絕對地相信,不帶半點的迷惑,這使得我與任何人交往時,總是點到為止,保持距離與清醒,這也是成為優(yōu)秀哲學(xué)家和詩人所必備的素質(zhì)。我已然從哲學(xué)和詩的撞擊中解脫出來,很不容易,但總算跳出了迷惑,二者都需要很敏感的自持。只要稍微越過一點心靈某層意義的雷池,哲學(xué)會將其記錄為著探知,詩歌會將其夸張為愛的發(fā)生,我已厭倦玩弄思想的游戲,只想從生命中去體驗真理。”

“如果……如果你是我的孩子該多好??!”

我笑啦,對他人而言也許如此,于我自己則不然,我不需要,也不在乎別人的怪誕需要。

我習(xí)慣于孤身一人躺在床上向天上星星說話,回憶時更不例外,歷歷在目的良好感受,滿天的星斗,佛陀不也是觀望它們而豁然開悟嗎?

“我第二次滿懷希望地來到西藏,其間的差別,由于熟悉了《高僧傳》、《指月錄》中記載的許多坐脫死亡的例子,例如隱峰禪師,臨終前問他的弟子們,你們見過或坐或臥涅槃的修行者,可曾見過倒立著離世的人?眾弟子皆答未曾見過,隱峰禪師隨即倒立涅槃,頓超法界,令人嘆為觀止。

第二次來到西藏,我全部的時間用于朝拜寺廟。當(dāng)探索了布達(dá)拉宮內(nèi)許多昏黑的小屋,頂禮了大昭寺內(nèi)文成公主帶入藏地的貴重佛像,朝見了楚布寺眾皆仰望的轉(zhuǎn)世噶瑪巴,額碰了西藏第一座寺廟桑耶寺的供臺,回望于哲蚌寺倚山立廟的龐大建筑群體,不曾料最終還回到了布達(dá)拉宮前的廣場上。

并非對佛法完全失望,仍是力不從心,嚴(yán)峻的事實再一次證實了自身力量的薄弱——必須花上幾年時間熟悉浩如煙海的佛經(jīng)典籍,還需遇上有緣名師指點修行迷津,閉關(guān)時間三年至十年不等。然而,幾生幾世未登覺境者有之。這是一種無比昂貴,耗竭畢生精力的生命開銷啊!

也許事實如此,無論何時關(guān)于宗教的疑問,人們總是表現(xiàn)出大愛的絕情,不斷豐滿的孤獨,最終便仰望星空,擴展至宇宙,無言的慨嘆!

村里的大人們,似乎覺著孩子們上學(xué)讀書后越來越不信佛,惟恐得罪了天神,便積極地以自己的行動彌補罪過,經(jīng)常去扎嘎寺院,進行長時間膜拜。

處于這樣一種現(xiàn)狀,邊巴多吉一家,開始了長途叩拜向圣城拉薩的艱難旅程,說是為了洗滌前世今生的罪孽,也為了祈禱世界和平,消除人們的災(zāi)難疾病。

出發(fā)的當(dāng)天,村子里的許多人都來為他們送行,斟滿了青稞酒,獻上了哈達(dá),及備用的膜拜護具與風(fēng)干牛羊肉,場面非常壯觀。

我也去了,但不像艾麗絲太太那樣與他們熱心叨訴,還為他們熱淚盈眶,我看在眼里,只感到古代壯士們的激懷滿志與悲愴無奈。害怕他們的死,害怕他們理想不能達(dá)成的生不如死,不清楚這世界的人們何以如此忠誠于自騙的游戲,仿佛一旦滿足了欲求就真的達(dá)成了什么。

背過臉去,便會想到大昭寺前每天照例上演的千篇一律的場景——

緊閉的大昭寺朱紅色門前,無數(shù)虔誠的信徒,來自不同的遙遠(yuǎn)的地方,脫下藏靴,此起彼伏,身體虔誠地貼在年深月久的光滑石板地面上。

其間不乏頭發(fā)斑白的老人,遲緩吃力的動作最為驚心動魄,但也最容易令旁觀者目不忍睹。

我悄悄地離開了我真心愛著的人們。一方面,我不愿處于絕對的漠然狀態(tài),愿保持生命意識的敏感;另一方面,我已厭倦勸人為善的喋喋不休,無意墮入庸俗的氣氛之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