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君臣登高宣婚期 阿瞞卜筮觀吉禮 6

唐玄宗 作者:趙揚


話說這安樂公主是當今皇帝李顯與皇后韋氏的小女兒,名李裹兒。韋皇后正懷這安樂公主的時候,武太后將李顯趕下皇位,發(fā)往房州,然后自己做了皇帝。李顯一家凄凄慘慘趕往房州的路上,韋氏誕下小女兒,然身邊連包裹孩子的小褥子都沒有,李顯脫下自身衣衫裹之,因名為裹兒。到了圣歷元年三月,李顯被女皇召回洛陽再任太子時,十五歲的李裹兒已出落成一位姝秀辯敏的美人兒,其艷絕天下,京城之人譽之為“天下第一姝女”。女皇立了自己的兒子當太子,為了安撫武姓娘家,于是安排太子之女嫁給武氏孫輩子弟以固其關(guān)系,安樂公主(當時稱安樂郡主)便嫁給了武三思的次子武崇訓。

李重俊政變之際,武三思和武崇訓在宅中被殺,安樂公主就成了寡婦,武宅不宜再住人,遂求母后搬入宮內(nèi)承乾殿居住。至于所談婚事,實為安樂公主即將嫁與武崇訓之堂弟武延秀。適才安樂公主如此放肆,自是平時得眾家寵愛的結(jié)果。

太平公主不敢吭聲,李顯期期艾艾說道:“嗯……嗯……這個以后再說,先把宅子建好再說。裹兒,我讓趙履溫建你這個新宅,花費不少,快把錢庫都拿空了。”向來對女兒百依百順的李顯,像如今這樣含糊答應(yīng)的時候,實在少之又少。

眾人不再說此話題,此后轉(zhuǎn)身下塔。至于君臣聯(lián)詩,自是一番風雅相和,暫且不表。

卻說潞州東部橫亙著太行,向西地勢平坦,盛產(chǎn)麻、葛等物。這里作坊遍布,主要生產(chǎn)一些麻布及葛繩,另外還有一所官辦的大作坊,其生產(chǎn)盛名天下的潞綢。由于物產(chǎn)豐富,通商便利,潞州商賈之多,也是天下聞名。

潞州府向東不足一千步,有一處氣勢森森的大宅院。這是潞州首富張暐的宅第,此人壟斷了官方采辦潞綢的輸送生意,且擁有十余家作坊,其生意通達全國,當?shù)厝擞谩叭者M斗金”來形容張暐的斂財速度。

張暐此人很會享受,其宅第仿造王府規(guī)格,占地達五十余頃,屋勢雄偉壯闊,院內(nèi)穿山造池,亭閣遍布。為了附庸風雅,其搜羅天下之書填滿書閣,并造一樂堂廣引樂工唱角聚于此。

此時的樂堂內(nèi)人影畢集,鼓瑟響震。樂工偏左而坐,操鼓手倚羯鼓立于其前,居中及偏右的空地上,則是舞者及歌者的場地。

操鼓手揚槌于頭頂,身后的樂工眼睛齊望在鼓槌上。隨后鼓槌輕落于鼓面之上,那聲音,似是江畔對面夜行人腳踢石子的悶響,又似是山澗之間風吹浮石落入深淵的跌撞聲。其聲過后,一支洞簫的嗚咽聲加入其中,其聲在空曠的月夜下更顯哀愁,其后續(xù)音中又似有蒼涼之意。此后,絲、木樂器如琴、瑟、筑、雅、應(yīng)依序奏出,描繪出一派似真亦幻的景象:空明的月夜里,一位愁腸人漫步在曠野,其既有無盡的哀怨,又有與自然風景為伴的悠然。每至樂聲轉(zhuǎn)換之際,羯鼓便成為樂器進退的指揮。

一名身材頎長的書生在臺前漫步,其身后有數(shù)名身著輕紗的舞者。

驀地,樂音停頓,一聲長長的烏啼成為全場的余音。烏啼接連三聲,場面為之停頓。

鼓手又揚起鼓槌輕觸鼓面,這一次演奏是以金、石樂器為主,鐘罄演奏出了宮廷場面。祥和樂聲中,一位麗人身著粉紅紗衣出場,輕啟紅唇唱道: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盡,青山猶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麗人唱罷緩緩退出,舞者亦隨之退場。然樂聲不斷,到了最后,諸樂器停奏,唯有羯鼓開始發(fā)力,鼓聲由緩而急,似進入到千軍萬馬列陣沖殺的戰(zhàn)爭場面。

那鼓手至此時,已然揮汗如雨,臉色凝重,全身而動。到了最后,他舍槌用手,將之撫在鼓面上,鼓聲戛然而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