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組常常在有限的人力下要制作,又要陳設,
終日惶惶轉(zhuǎn)場換景:左廂、右?guī)?、胡姬房、嘉誠寢殿、田元氏房、
右?guī)麅?nèi)堂私宴、都事廳、小議事廳、田季安房、田緒房、守喪大廳、使府正廳夜宴中臣……
它們?nèi)谕粋€屋檐下!
殺青后請臺灣美術、服裝組同事吃飯,道具盯場伙伴開玩笑地說,
被侯導斥責的語錄足以出一本書!
面對導演,固然挫敗,
但終究得反求諸己:到底有多想設計這部片?
如果很想,那就得堅忍地走下去,等待唐世界的靈光乍現(xiàn)!
因為很想完成這件事,所以選擇按著自己的節(jié)奏走,
面對自己,也面對無以名之的視覺想象。
如此也意味著面對無限可能、無限困惑、疏離、情緒……
但同時也有一種振奮,面對浩繁、未知的視覺想象!
雖然不知道大唐世界長什么樣,
但直覺以為,已經(jīng)有那么多的電影以唐朝為背景,
是不是該有某種“異”樣,
至少要呈現(xiàn)不同的華麗與節(jié)制,那是對自己的期許!
像劇本中青鸞的意象,沒有同類,內(nèi)在情感終極而獨特!
這部片從最初構(gòu)思、籌資、前制、拍攝、殺青……
一直到最后侯導榮獲戛納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獎,歷經(jīng)十多年。
當今的電影凡事講究表現(xiàn)手法新奇、視覺元素無止境繁復變化,
電影美術往往過度標榜或過度依賴電腦合成技術與視覺特效,
很少有導演愿意以漫長的光陰,細琢出一種精煉、內(nèi)化的影像本質(zhì)。
現(xiàn)在電影即將上映,想透過這兩冊書,
記憶屬于《刺客聶隱娘》獨有的最好時光,
也希望對欣賞屬于終極獨特的——侯氏影像美學意境能起點作用。
其中一冊《唐 風尚》,呈現(xiàn)意念中屬于唐風的諸多視覺元素;
作為美術設計是協(xié)助導演將文字的意象視覺化(to visualize),
運用各式質(zhì)材——布紋、木料、紙材、金工、圖騰、色彩、器形、道具、妝發(fā)、服飾……
去構(gòu)筑一個異世界,去顯現(xiàn)一個未至之境,或幻中之境。
而在模擬唐代影像的時間、空間里,屬于人的情感得以從容活動其中。
另一冊,《拜訪刺客 唐傳奇》,是繪本。
結(jié)合“插畫”引發(fā)對“觀看”聶隱娘的好奇與想象,
進入傳奇詭譎的刺客世界,探尋高手對決的秘境,
刺客的對立、訓練、性格,以及他們神秘的情感的糾葛……
電影是結(jié)合視覺與聽覺的藝術,對電影美術世界而言,
場景中有人,有時間,有地景,有思緒,有意象,
美術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形成“人的風景”、“人的視野”。
設想好最適合劇情中人、事、時、地、物的環(huán)境與風格,
當“意中的風景”決定好了,就可以開始“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