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密長青春科爾寺(4)

破譯藏地密碼 作者:楊新安


站在大殿前的廣場上,好久沒說話的邱老師顯得非常感慨,他深沉地說:“博大精深的藏傳佛教會徹底征服每一位藏族男人,令他們轉識成智,把他們導入神秘而莊嚴的象征世界里,其中不乏已經成長為萬眾敬仰的大德高僧者?!?/p>

“是的?!贝稳蕩煾到舆^話頭說,“長青春科爾寺每年都要舉行各種佛事和大法會,包括獨具特色的跳神、辯經、轉山、展大佛及酥油花會等活動。屆時,各地的佛教、藏傳佛教僧眾蜂擁而至,互相交流著對佛教文化的理解與看法,就像是佛教論壇那樣,寺內外一派繁榮景象。再加上不知其數的人把一生的經歷和激情都獻給了佛陀,這樣的文化氛圍,必然會造就出許許多多的大德高僧來?!?/p>

盛老師說:“信仰的力量無比!”

次仁師傅說:“如今,長青春科爾寺已成為一座當今藏文化、藏傳佛教、藏地藝術的寶庫,除了富麗堂皇的藏傳佛教建筑、琳瑯滿目的法器、千姿百態(tài)的佛像之外,還收藏有精美絕倫的銀器、雕塑、壁畫,以及浩如煙海的文獻和書籍。

“那口乾隆時期為僧眾燒飯的巨型鐵鍋已列為保護文物。”

理塘有著“活佛之鄉(xiāng)”的美譽,在理塘,在街上,一不小心便會碰上一位品級很高的活佛。

藏地,造就了最成功的僧侶——活佛。

活佛則代表了藏傳佛教文化的極致。

活佛——在我的心中好崇高好偉大。

因為這些身披絳紅色袈裟的活佛都具有這樣一些品質:佛學造詣高深、功德超然顯著、氣質超脫傲然。

可以想見,在生命有限的過程中,僧侶們在沒有奢侈生活的窗戶外,依舊安放一盆綻放著的高原鮮花;給它澆水的時候,恰恰就是換口氣伸個懶腰的時候。窗戶里面年長的喇嘛,在一星如豆的酥油燈下,收藏好經書經卷與法器,重復著經書里高深的哲理,為了生命的輪回,捍衛(wèi)著一個“佛在心中”的真理。

在他們的心中,“輪回”并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個在修煉過程中體驗的具體行為。為了更高境界的追求,他們在修煉中等待,等待的是一個結局,這結局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生命的新起點——轉識成智、轉識成德的大結果。

它是生命輪回中一個更為燦爛的時刻。

這個時候,如果你能站在他們身邊,你就會明白世界為什么會如蓮花一般升起;你就會明白天堂是一種怎樣的雕刻;你就會明白生命的意義是一位多么絕妙的刻畫風塵的大師。

生命——敬佛——民族利益——國家利益——普度眾生——生命的終結和新生命的開始。

多么偉大的輪回!

它完成了一代又一代喇嘛對自身不斷進取的超越——成為一本良知、佛眾兼顧德才兼?zhèn)涞拿逼鋵嵉幕罘稹?/p>

注釋:藏傳佛教把那些修行有成就、能根據自己的意愿轉世的人稱為“朱畢古”(藏語)或“呼畢勒罕”(蒙古語)。詞義就是“轉世者”或“化身”?!盎罘稹币辉~可能與明朝皇帝賜封當時西藏地方掌政的噶舉派法王為“西天大善自在佛”和清朝皇帝給達賴的封號也沿用了這一頭銜有些關系,但是,這種稱號在佛教教義上卻是說不通的。藏傳佛教中并沒有“活佛”這個名詞,“活佛”是漢族地區(qū)的人對他們的習俗的稱呼。

次仁師傅的講述細膩、娓娓動聽,像是在朗誦一段用歷史典故譜寫的詩歌,引人入勝。

相傳一千多年前,藏王松贊干布統一藏地后,文成公主入藏,經過康藏地區(qū),為了在康區(qū)弘揚佛法傳播佛教,決定在理塘草原(今理塘縣城)、理塘毛埡草原、康定新都橋各建一座佛塔,并分送用白布絹、黑布絹和花布絹包裹的《般若波羅密多經》作為塔內供奉之物。

理塘草原所建之塔送的是用白布絹包裹的《般若波羅密多經》,加之塔內還供奉有夜明珠、火龍珠等稀世之寶,故而得名為“白寶塔”。

毛埡草原所建之塔送的是用黑布絹包裹的《般若波羅密多經》,故而名為“毛埡”(黑色布絹)。

康定新都橋所建之塔送的是用花布絹包裹的《般若波羅密多經》,故而名為“花布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