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已經(jīng)備好了,停在客棧外,王爺和我走出客棧,禮讓三番后,他先上車了。他一上車,車子就上下顛簸。王爺滿臉黑色的橫肉,身形肥胖。
馬車很寬敞,我坐在他的身邊。車子慢悠悠向前駛?cè)?,前呼后擁,蔚為壯觀。
王爺手中拿著《凈土四經(jīng)》,神情莊重。
我說:“《凈土四經(jīng)》,是我凈土宗的經(jīng)典著作,共分為《無量壽經(jīng)》、《觀無量壽佛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和《普賢菩薩行愿品》。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p>
王爺說:“能與法師談經(jīng)論道,實乃三生有幸。”
王爺剛剛說完,突然車子一顛簸,車軸斷裂,我們倒在了車外。
我心中明白,這是虎爪派人做了手腳。
王爺看到車軸斷裂,車子無法前行,只好揮手告訴隨從:“重回客棧,暫停兩日。我要與高僧談?wù)摲鸾?jīng)”
我心中竊喜。我有了五天時間,可以從容設(shè)局,把王爺裝進去。
我們回到那家高級客棧里,王爺要將客棧承包兩天,聽我給他講解佛法。
我問王爺:“施主心中有何不解之事?”
王爺說:“當年,在前朝為官,有一同僚,為人極為促狹,處處排擠打擊我,用盡各種卑劣手段,造謠中傷,無中生有,我每出一言,他必詆毀;我每做一事,他必攻擊。致使我動輒得咎,心存恐懼?!?/p>
我問:“此人現(xiàn)在何處?”
王爺說:“前朝泯滅,此人游走各處,于所有我認識的人面前,對我大肆攻擊,造謠中傷,各種卑劣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此人一生,將詆毀攻擊我,作為唯一目的?!?/p>
我向王爺講起了一個佛經(jīng)故事:
有一座寺廟,因供奉一串佛珠而出名,遠近香客,絡(luò)繹不絕,此佛珠乃佛祖之物。寺廟中,有一個住持,七名弟子,每日吃齋念佛,大家相安無事。
突然有一天,佛珠不見了,香客也不再上門。住持對七個弟子說:“你們中有誰拿走佛珠,夜晚偷偷放在門外,我不會追究?!笨墒瞧咛爝^去了,佛珠沒有出現(xiàn)。
住持又說:“你們中有誰拿走佛珠,夜晚偷偷放在門外,我還不會追究?!?/p>
七個弟子面面相覷,都在猜測是誰偷走了佛珠。埋怨的,唾罵的,憤怒的,傷心的,不一而足。
又過了七天,住持問:“是誰拿走了佛珠?”
寺廟中的掃地僧站了出來。
住持問他:“是你拿走了佛珠嗎?”掃地僧點點頭。
住持對其余六名弟子說:“佛珠被盜,香火不繼,你們下山吧,另覓他途?!?/p>
六名弟子離開后,住持問掃地僧:“你果真偷了佛珠?”
掃地僧說:“我沒偷?!?/p>
住持問:“既然沒偷,為何要站出來承認?”
掃地僧說:“佛珠被盜,人心惶惶,互相猜忌,如果我說是自己偷竊,猜忌就會消于無形,生活又會歸于寧靜?!?/p>
住持說:“我知道了。”他從身上取出那串佛珠,戴在掃地僧脖子上說:“我明天就去云游,你接任寺廟住持。”
王爺聽我講完這個故事,似有所悟,他說:“勇于承擔責任,掃地僧是好樣的?!?/p>
我說:“掃地僧沒有責任,他是不爭不辯,不聞不看。不爭不辯,方為高人;不聞不看,方為圣人。不爭就是慈悲,不辨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凈,不看就是自在。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p>
王爺沉思了良久,他高興地說:“我懂了。對那個堅持不懈詆毀攻擊我的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原諒他的愚昧無知,放下心中的仇恨怨恨,該干嘛干嘛?!?/p>
我說:“是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