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輩子就為了得一個好死(3)

桃花扇底看前朝 作者:許石林


當初趙匡胤取后周而代之,后周負責保衛(wèi)京城的副將韓通,明知勢不力敵趙匡胤的大軍,仍欲強力抗阻,被軍校王彥升攔截并殺了全家。后趙匡胤坐穩(wěn)江山,反而追謚表彰厚葬韓通,治王彥升擅殺之罪,后經(jīng)群臣勸阻,給王彥升一個很重的處分,基本上是徹底封殺了。為什么?因為一個朝廷,盡管在取得政權的時候,要靠殺戮和招降等方式,但維持政權,卻需要人有不屈之心。即國家的正氣要靠不屈之心來扛頂。讀書人、士君子有自身各種各樣的毛病,漢武帝說:“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本褪悄苷徑馑麄兊拿『腿秉c,在關鍵的時候,用他們的大義不屈之心。招降納叛,許以富貴,是為了減少取得政權的代價和成本,而國家涵養(yǎng)尊重士人不屈之心,讓士人受國恩,即是增加別人取代江山的代價和成本。所以,一旦江山大定,必須施仁義于天下,使人歸心向化。即便嗜血好殺的蒙元,在隨后的治理中,也廣招天下士子而用之,意在化夷為夏,變血腥為書香。無奈其征戰(zhàn)殺伐的慣性很大,一時難以扭轉。雖有此心,但因為起初殺人太多,將天下士子搜刮殺盡,將文弱的宋朝文明幾乎連根拔起,后人有“崖山之后,再無中華”之恨,亦傳說東瀛得知元滅宋,“舉國茹素”,哀悼這個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人類文明死于野蠻的馬刀。元朝因為不以仁義養(yǎng)士,或者說還來不及養(yǎng)士,當它也需要人扛頂?shù)臅r候,自然無人應答,故奄忽而亡。

胡林翼平太平天國,歷盡艱苦,他在給弟弟的信中說:這大清朝怎么了?“十年之間,四次造反。賊勝則舉國慶賀,貢獻不絕;賊敗則士子掩袖而泣,農(nóng)夫輟耒而嘆?!焙忠砩钌蠲靼祝鹤x書人、老百姓,被大清朝傷心傷透了,極其失望。不管造反的是什么人,都將自己尋求變化的愿望寄托在造反者身上,不管社會出現(xiàn)什么亂子,在讀書人和老百姓看來,橫豎都是朝廷的錯。人心大失,各懷不靖之志,平居造謠,借故生亂,城管執(zhí)法錯打一個人,也被夸大成很大的局部事件。當此際,哪怕百姓所心儀的造反者根本就成不了氣候,也根本不如現(xiàn)行朝廷,造反卻象征了變革的希望。老百姓像蒙著眼睛著急嫁人的剩女一樣,即便所托非人、跳火坑,那是以后的事兒,眼下匆忙間跟流氓私奔了也行,恨不能讓造反者得逞。

一個朝廷,最悲催的就是沒有一群倔強不知變通的讀書人為之死扛硬頂,使其在將傾未傾之際獲得不屈之心的扶持擔當。盡管這不屈之心最后很可能抵抗不了天命,但因為有一群人愿意為你去死,所以你死的時候不會死得太難看。簡單地說,就是有了文天祥這樣的人為你去死,你死得體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