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少年華特·迪士尼重回堪薩斯,這片賜予他夢想的故土一開始果然給他帶來了好運。在俾斯麥?羅賓廣告公司,華特如魚得水,并且結識了一生的伙伴——尤比?艾沃克。然而好景不長,二人雙雙被辭退,這才萌發(fā)了創(chuàng)立迪士尼?艾沃克廣告公司的想法。
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無疾而終,起因只是一條小廣告,華特并非背信棄義之人,卻背上了罵名,原本親密無間的尤比與華特因此心生芥蒂……
當幸福在敲門
正如詩人食指所說:“我們曾乞丐般地光著脊背走過大地,深知感情風霜雪雨的寒冷和驕陽如火的毒烈,但這將使我們百倍地珍惜過去和未來的每一份溫情。”艱難尋夢的華特,終于以償夙愿,到俾斯麥·羅賓廣告公司上班,他格外珍惜這次機會。
這是一家商業(yè)公司,為農場、百貨公司、戲院等各種各樣的公司設計廣告。華特的第一項工作是為一家雞飼料公司設計廣告?,F(xiàn)代營銷學有一條至高無上的原則:投顧客所好。如果你想使營銷獲得成功,那么,你首先要了解的是“顧客想聽什么”,而不是“你想說什么”。天資聰穎的華特一進入這家商業(yè)公司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他琢磨飼料公司無非是打多產的招牌,于是設計了這樣一個畫面:一只母雞趴在窩里,窩里窩外全是大大的雞蛋。為了不落窠臼,華特絞盡腦汁想畫出一些創(chuàng)意,突然,靈機一動,他在每個雞蛋上都畫上耀眼的美元符號“$”。吃的是飼料,產出的是金燦燦的美元,這則廣告有很強的沖擊力,因而大獲成功,飼料公司的銷售額也大幅提升。
因為正趕上圣誕節(jié),公司的工作量很大。華特從早忙到晚卻渾然不覺,他如魚得水,很享受這項工作。老板安排華特給紐曼劇院每周節(jié)目單設計封面。這項工作通常需要一天時間,華特只花三小時就可以完成,為了讓老板高興,他還會加上自己設計的點綴。因此,華特得到了為紐曼劇院設計廣告的機會,華特曾滿意地回憶起這次的突破:“紐曼劇院在上演《男人和女人》,我需要做的就是畫一幅斯萬森?格羅里亞和托馬斯?梅甘的立像,但我覺得如果他們躺下了會更好些。我那樣做了,結果證明我的想法不錯。”“性感”、“恐懼”、“幽默”至今仍是廣告創(chuàng)意的三大支柱,華特巧妙地運用“性感訴求”,超預期完成任務。
有商業(yè)就會有廣告,在廣告大量充斥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新意就會平庸無奇、湮沒無聞。成功的廣告首先來自于不同凡響的卓越創(chuàng)意,創(chuàng)意是引起消費者注意,激發(fā)消費者購買欲望的驅動力。獨創(chuàng)性的廣告創(chuàng)意,不因循守舊、墨守成規(guī),善于標新立異、獨辟蹊徑,具有最大強度的心理突破效果,且其鮮明的魅力會觸發(fā)人們強烈的興趣,被長久地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