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墨》第六部分 A(6)

天墨 作者:雪靜


山僧說:“名是大學(xué)問,口上一把刀,刀刃的刃出頭了,出頭的刀刃是名,要你出名也能要你死。”

師傅一番話,讓成賢居士猛然開悟,發(fā)誓做一個心里知道、眼睛看到的明白人,不吭人不害人。

“師傅圓寂的前一周,我心里忐忑不安,于是去山上見師傅,師傅躺在床上不能動,但神智清醒,誰都不許見了,但大徒弟來了,一定給見。我喊了一聲師傅,師傅聽出是我的聲音,立刻掙扎著從床上起來,要穿鞋。我蹲下身去,幫師傅穿上鞋,又扶師傅坐在椅子上,師傅激動得一把拉住我的手死活不丟,想說話已口齒不清,眼淚汪汪,感嘆人生如此之快,一晃都在人世過了九十三年了……看著師傅傷感的樣子,我想每個人離開人世的時侯都是留戀人生的吧。”

“聽說木月文與山僧是至交?”我說。

“豈止是至交,簡直就是心有靈犀,木月文仙逝之前寫了‘念佛升天’四個字,開追悼會那天,靈堂里的挽聯(lián)多得再也無處掛了,我?guī)煾凳亲詈笠粋€去的,寫的橫幅‘升天成佛’,與木月文的最后筆墨‘念佛升天’不謀而合,橫幅正好擺在供桌上面。簡直不可思議,不可想、不可說。有人說,木月文前世是個和尚,他去峨眉山寫生時,剛進(jìn)山門,小和尚就迎上來問:‘你是不是叫木月文?’木月文感到很奇怪,不由問:‘你怎么知道?’小和尚說:‘我們師傅說了,今天有個和尚要到我們這里來,他叫木月文。’

“我?guī)煾瞪缴鄽q時拜木月文為師學(xué)畫,木月文說:‘你不要拜師吧,我們交個朋友。’從木月文那里回來后,師傅憑記憶為木月文畫了一幅肖像畫,簡直像極了。說起來,這畫還有一段故事呢。那是上世紀(jì)八十年代初,一個陰雨的清晨,師傅為木先生畫的像已由木先生和樸老題辭,師傅裝裱好了,他深知物有成住壞空之理,決定到天浦縣城拍張照片以利保存,我于是帶師傅趕往縣城的某照相館,誰知走到半路竟下起雨來,師傅打開腋下夾著的一把雨傘,卻發(fā)現(xiàn)同樣夾著的木先生的畫像不見了。我驚呼道:‘不得了了!’師傅嘆道:‘掉就掉了罷,也沒什么不得了的。’那怎么行,我讓師傅原地等候,自己折回原路尋找。正值上班時間,行人如蟻,我心急如焚,好容易尋到天浦縣北門,才發(fā)現(xiàn)畫軸安然躺在街邊碎石上,險些掉進(jìn)排水溝里,我如獲至寶,一把搶起揣在懷里,小跑回來交與師傅,師傅笑道:‘找著了也好。’此時忽然雨停,云開天晴,我和師傅將畫展開檢視,發(fā)現(xiàn)丟失的畫在雨地里躺了十多分鐘居然一滴水都未沾上,真令人大為稱奇。

“你知道嗎?我?guī)煾瞪缴漠嬜畛跏俏页雌饋淼?,他過八十歲生日時,畫了一幅‘皆大歡喜’,我印了三千份送人,從此師傅的名聲漸大,我也是第一個替他出畫冊的人。當(dāng)時,師傅的一幅畫在美國可賣三千美金,緬甸一個旅游團(tuán)在鄴市晨鳴寺看到師傅畫的觀音像,連夜打車到猛虎嶺求畫。我?guī)煾档漠嫲?,我是這么看的,六十歲以前的畫不成熟;七十至七十五歲的畫成熟了,但無個性;七十五歲至八十歲是藝術(shù)的高峰;八十歲至九十歲形成自己的個人風(fēng)格;九十歲以后的畫都是應(yīng)酬之作了。”

“你指的是那些簡筆觀音畫?”我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