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墨》第四部分 A(5)

天墨 作者:雪靜


肖意笑笑,二話沒說就出了店門,出門的時候,我看到門口掛著一個長方形的大鏡框,里面鑲有一幅書法作品,字大如斗,上寫“觀海”兩字。便忍不住問:“這字是誰寫的呀,滿有氣勢的。”

店主說:“是前任縣委書記寫的,原來在縣委某部門的辦公室掛著,如今他下臺了,字也就沒人要了,當廢品扔在馬路上了。我看鏡框還不錯,就把它揀回來掛上了,有人買我就把它賣了。不過,這字現(xiàn)在肯定是不值錢了。如今的人就這么勢力,在臺上的時候前呼后擁,下了臺門可羅雀。”

店主邊說邊走到汽車前,打開車門。

我們上了店主的車,店主親自駕車,向天浦縣的北邊弛去。

路上,肖意介紹說:“不知這位先生知不知道,當今畫壇有這樣一種說法:‘齊白石的蝦、徐悲虹的馬、山僧法師的觀音菩薩’……”

我立刻回答:“不知道。”

肖意繼續(xù)說:“山僧法師是很神奇的。天氣再熱,他的僧衫濕透了,臉上也不淌汗,不失莊嚴相。大旱之年,泉池干涸,數(shù)日無法洗澡,他身上不會有汗餿味,厚布襪也沒有腳臭味。他給木月文畫的像失落在大雨中,周圍的地面都淋濕了,無遮無擋的畫面卻沒落到一滴水珠。師傅圓寂前,猛虎嶺有一棵百年桂花樹在無風無雨的晴朗天氣里,突然攔腰折斷,師傅知道后自語:‘猛虎嶺要出大事’,不久他就圓寂了。師傅的畫無論筆、墨、點、劃,都有相當?shù)墓α?。曾有一個赴德國留學的上海女孩,走之前為了見師傅一面,專程坐火車到了鄴市,又坐汽車到了天浦縣,最后坐馬自達連夜趕到了猛虎嶺,聽師傅面授佛經(jīng),最后師傅為她畫了一幅觀音像,又寫了一首詩:‘誦經(jīng)齋戒總成空,何必參禪枉費功;堪嘆名山奔走客,不知佛在己心中。’”

“好,這詩真好!”我的贊美脫口而出,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

車主說:“別吹了,已經(jīng)到你家門口了。”

肖意的家是上下兩層的簡易小樓,緊靠路邊。路直通老鷹山,據(jù)說是近幾年才修的,我小的時候沒有這條路,老鷹山是我們天浦縣的珠穆朗瑪峰,天浦人特別是小孩子以爬老鷹山的主峰為榮耀,我就是榮耀者之一。眼下,我不會跟天浦縣的人介紹自己是此地人,遠道的和尚會念經(jīng),誰會不知這個道理?

肖意的老婆在家,店主夸她長得像菩薩,小鼻子小嘴的女人就忍不住笑出了聲。

肖意悄聲跟她說找出那幅《和尚誦經(jīng)圖》,女人進了里間屋,不一會兒就抱了幅卷軸出來,肖意趕快在一邊搬椅子,店主跟我說:“要展開看這畫,必須兩人站在椅子上,另外還要有一個人在底下托舉,畫太大了,山僧共畫了兩幅,一幅在鄴市的精忠寺里,另一幅就送給了肖意。”

正說著,只聽肖意喊:“你在底邊托一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