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的膽子!造反么?”
馬車里,走出來個穿藍布粗袍的女人,她握著劍,冷冷躍落馬車,一劍割斷了個清兵的咽喉。
“就是造反!”緊隨她之后,從車廂里又蹦出來了個女人,五大三粗的身材,比許多男人都要健壯。只見她橫眉怒目地手執(zhí)兩把鐵叉,使之如棍地接連砸上兩個清兵的頭頂,中者立斃當場!
“橫行霸道,死有余辜!”這女人體形粗壯,勝過許多男人,雙手拿著的鐵叉更讓人望之生畏。然而,使劍的女子卻好像更可怕。只見她面如寒霜,一柄長劍迅快如電,伴隨身形移走,帶起道道一閃而逝的寒光,幾個清兵竟然沒有一個能夠擋住或避開哪怕一劍。劍法異常毒辣,剛猛悍勇,一往無前,不是將人攔腰斬成兩截,便是把人頭砍飛,或是捅穿心臟……其手中的寶劍劍身,看似暗淡無光,實則鋒芒內(nèi)斂,識者一眼便知絕非凡品。
轉(zhuǎn)眼工夫,十一個清兵或死或傷地全倒在了地上。趙平戡尋著那些重傷未死的,抱著他們腦袋使勁一扭,在“咔嚓”’的接連聲響中,一地倒下的清兵再沒了活口。
趕車的車夫早嚇得抖成篩子,下車的兩個女人拿了銀子給他:“走吧,勸你不要多嘴?!?/p>
車夫連連感恩代謝地承諾保證,趕著馬車掉頭飛奔而去。那個五大三粗的女人看見趙平戡麻利殺清兵的動作,神情頗為驚異。此刻清兵盡數(shù)料理完,她便粗聲粗氣地問了句:“我叫母夜叉,你是誰?”
趙平戡神色一松,抱拳作禮。母夜叉在江湖中聲名赫赫,不在他趙平戡之下。如果不是身為女兒身,憑她的武功聲望,必然也能在天理教被敬為教頭??v然如此,天理教中也對她十分禮待。
母夜叉出身江湖武學之家,其父曾經(jīng)在扶桑學得創(chuàng)自隋唐時期虬髯客的扶桑劍法。仗著這套劍法,其父在江湖中曾闖下赫赫聲名,不料晚年的時候得罪了惇親王,落得個滿門抄斬的凄涼結(jié)局。母夜叉當時僥幸逃脫,從此流落江湖,為逃避追捕,在河南開了間酒鋪。那酒鋪開在道路途中,偶爾有些經(jīng)過的清兵住宿,都被她半夜宰殺,因此得了個母夜叉的綽號。
她本來學的是扶桑劍法,后來未免惹禍上身,改用雙叉,不料更適合她粗大的體形,使起來得心應手,反而把劍法化成了叉法。后來加入了天理教,因為自身身世經(jīng)歷,母夜叉痛恨清朝已久,成了積極主張推翻清朝的戰(zhàn)派。
趙平戡是白手起家的江湖高手,仗的是朋友滿天下而聞名江湖。母夜叉則是憑借其父聲威和她本身的高強武功而聲名傳播。
“原來自己人。我是天理教趙平戡。正趕往宮村鎮(zhèn),不想竟在這里巧遇。原還擔心就剩我們師徒三人還在路上!”
“趙平戡……哦,原來是趙教頭。”母夜叉的警惕之色盡消,把同行的女子招呼過來。“她是我徒弟,叫慕容語嫣。這是我們天理教的趙教頭?!?/p>
慕容語嫣這時劍入鞘中,左手握著劍鞘,十分有禮地恭敬抱拳:“見過趙教頭!”
慕容語嫣拜母夜叉為師已有十年。她父親死在昔日白蓮教起義的戰(zhàn)亂之中,后來隨母親逃難,經(jīng)過母夜叉開的酒鋪時,一病不起。那時母夜叉雖然盡力救治,奈何回天乏術。后來母夜叉便收留了慕容語嫣在酒鋪做事。沒想到漸漸發(fā)覺慕容語嫣對武功之事非常上心,母夜叉試著教她一些吐納呼吸之法,以及些防身的拳腳招式,她學得非常快,而且苦練不止。當發(fā)現(xiàn)慕容語嫣竟是塊良玉之后,母夜叉正式收其為徒,這樣父親傳授的扶桑劍法也便有了傳人。不幾年,一套扶桑劍法就被慕容語嫣練得爐火純青,內(nèi)功修煉進展也迅快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