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一開學,莫塵就在子娟背后貼了一張烏龜?shù)耐盔f,子娟正哭的時候老師進來了,莫塵只能離開自己的座位站在雜物區(qū)。
于老師高跟鞋的嗒嗒聲越逼越近,莫塵馬上站好。只見于老師身后跟著一個小女孩,那個女孩清瘦苗條,馬尾辮上扎著一個小草帽樣的發(fā)飾,在白紗裙的映襯下她就像天上的小仙女。午后昏昏欲睡的同學馬上醒了,看著“小仙女”。一向不知“自尊”為何的莫塵,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穿著用姐姐的舊衣服改的花布衫,站在掃帚的旁邊,失落起來。
“同學們,這是從縣城轉學過來的學生,以后就在咱們班了,大家歡迎。”
石頭、李明、小沫樂呵呵地鼓掌,連于飛揚也面露喜色,比得了一百分還高興。于老師和藹地看了一眼那女孩,親切地說:“薇薇,你來自我介紹一下吧?!?/p>
女孩睜大眼睛,睫毛忽閃靈動,小聲咳了一下,聲音清脆溫和地說:“我叫夏薇薇,夏天的夏,薔薇花的薇。因為媽媽工作調動,我從縣城轉學過來,以后請大家多多幫助,謝謝!”
又是一陣掌聲。
莫塵記住了兩個地方,“薔薇花的薇”,她不知道薔薇花是什么花,她家里只有喇叭花、指甲草、夜來香;第二個是最后一句“謝謝”,他們從來不說“謝謝”這么客氣的話,放在九十年代的農村,說這句話有些突兀,就像媒婆頭發(fā)上插了一朵鮮紅的花。
老師讓夏薇薇坐在了于飛揚的邊上,笑容滿面地對她說:“于飛揚是班上成績最好的同學,有不懂的可以問他。”
夏薇薇依然聲音清脆地說了句“謝謝”。
于老師的眼神一下子掃到莫塵,臉色一變,“莫塵,回座位吧,以后有點記性?!?/p>
莫塵站了有一會兒,腿都酸了,聽到老師的話,屁顛屁顛地坐回去。莫塵坐回去的時候夏薇薇看了她一眼,滿臉微笑。
一下課女生們都跑到夏薇薇身邊嘰嘰喳喳問個不停,于飛揚覺得鬧騰跑到走廊里和石頭玩彈珠。夏薇薇從書包拿出一袋大白兔奶糖,發(fā)給女同學們。小沫捅了捅莫塵,“我也想去吃大白兔奶糖,你去不去?”
“不去!”莫塵噌地站起來,往教室門口走去。
莫塵的女人幫原來已經有一批成了于飛揚的粉絲,現(xiàn)在又被夏薇薇搶走一批,連小沫也被糖衣炮彈折服了。
那年的春晚剛出來一個小品《三姐妹當兵》,很逗。莫塵記性好,臺詞幾乎一句不落地記下來。三年級的六一兒童節(jié)晚會,莫塵就成了小品排練的導演。李明是班長,小沫、莫塵和子娟是三個女兵,莫塵那句憨厚的“殺”像極了春晚里的傻女兵。為了于老師那句“發(fā)揚每個人的特長”,莫塵強迫每個人都必須表演節(jié)目,于飛揚在莫塵的軟磨硬泡下決定表演書法毛筆字,只有夏薇薇沒有節(jié)目。
“夏薇薇你有什么特長?”
“嗯……要不我唱一首《鄉(xiāng)間的小路》吧!”
“好,給你記上了。”
于老師發(fā)揮每個人的特長。莫塵的特長就是湊熱鬧,越是熱鬧的事,她的特長越能展現(xiàn)。六一兒童節(jié)那天,莫塵站在講臺上指揮幾個男生把桌子擺成四方形,中間是個小的表演臺。又讓小沫和石頭把用班費買來的瓜子和糖撒在桌子上,甚至數(shù)好了每個座位發(fā)幾顆糖,不多不少。
沒有麥克風,就拿課本卷起來充當。莫塵很得意地第一個出場,唱了一首頗為成熟的歌曲《愛江山更愛美人》。當時流行風剛剛刮起,縣里的點歌臺每天都唱這首歌,莫塵跟著姐姐天天聽,聽得耳朵都快起繭了。莫塵雖然口齒不清,只是照著音依葫蘆畫瓢,連“藕雖斷了絲還連”都唱成了“藕絲斷了四海連”,高嗓門卻把氣氛直接推到高潮。
于飛揚的毛筆字令老師們贊不絕口。
“下一個節(jié)目,女聲獨唱《鄉(xiāng)間的小路》,由夏薇薇同學獨唱?!蹦獕m報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