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出生的電影明星寥寥可數(shù),如雅克琳娜·德魯巴(1910)、阿蘭·莫代(1928)、雅克·德雷(1929)、羅杰·科奇奧(1934)、多米尼克·布朗(1953)等。里昂出生的著名導演除塔維尼埃、雅克·德雷之外,還有如黛安娜·克里斯。她1948年出生于里昂,年輕時曾出演過費里尼執(zhí)導的《卡薩諾瓦》。她的導演作品有講述兩個女人之間友情和愛情的《禁色迷情》(《一見鐘情》,1983),有描寫19世紀法國小說家喬治·桑和詩人繆塞暴風驟雨戀愛史的《戀戀紅塵》(《世紀之愛》,1999),該片由朱麗葉·比諾什和意大利男星斯特法諾·迪奧尼斯主演,后者就是《絕代妖姬》里閹人歌手法里乃利的扮演者??死锼惯€拍攝了傳奇女作家薩岡的傳記片《薩岡》(2008),全景式展現(xiàn)了薩岡以其書其人成為戰(zhàn)后一代女性象征的非凡人生。薩岡十八歲時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說《你好,憂愁》,獲得巨大成功,這部小說是她用七周時間在巴黎咖啡館的露天座上寫成的。薩岡漂亮出眾、自由不羈,寫作、賽馬、飆車、賭博、酗酒,一生煙不離手,還染上了毒癮,卻備受法國人鐘愛,被視為一個時代的青春代言人。
回到《終點旅館》。該片導演馬塞爾·奧菲爾斯,是德裔法籍和美籍導演馬克斯·奧菲爾斯之子。馬塞爾長達四個多小時的紀錄片處女作《悲哀與憐憫》(上下兩集),一經(jīng)問世便震驚了國際影壇,但在法國卻長期遭到禁映。因為影片毫無顧忌地挖掘和展示了法國當代史上黑暗的一頁,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短短一年間,號稱強大的法國不僅不戰(zhàn)而退,還與德國納粹合作迫害猶太人。
馬塞爾的影片經(jīng)常觸及敏感的當代政治問題,如反映紐倫堡審判的《法庭的記憶》(1976)、關于兩德統(tǒng)一的《十一月的日子》(1990)、報道薩拉熱窩事件的《我們看到的麻煩》(1995)等。
與馬塞爾類似,塔維尼埃拍攝的紀錄片《無名的戰(zhàn)爭》(1992),回顧和反思了發(fā)生在20世紀中期的阿爾及利亞戰(zhàn)爭。1951年到1962年,將近三百萬法國青年參加了一場如今不愿提起的戰(zhàn)爭——阿爾及利亞戰(zhàn)爭。三十年之后,這些從未對外人說過這段戰(zhàn)爭經(jīng)歷的老兵在攝影機前開始講述。塔維尼埃成長于籠罩在阿爾及利亞戰(zhàn)爭陰影之下的50年代,他拍攝這部影片是對自己也是對三百萬同齡人的一個交代。
60年代,塔維尼埃有了兒子尼爾斯·塔維尼埃。尼爾斯1965年生于諾曼底,十歲就在父親的影片中扮演角色,曾主演過《豪情玫瑰》(1994)等劇情片,卻以拍攝短片和紀錄片出名,2001年他還與父親合導過一部有關里昂的紀錄片《受傷的生命:里昂的雙重痛苦》。尼爾斯熱愛舞蹈,2006年導演的第一部影片《芭蕾公主》,就用童話的形式獻給了鐘情已久的舞蹈。影片主演卡洛爾·布蓋的電影生涯始于路易斯·布努埃爾的影片《朦朧的欲望》(1977),1989年的《美得過火》為她贏得愷撒獎最佳女演員的桂冠。她和尼爾斯2007年作為法國電影代表團成員到過中國。
有時候,電影就像個儲蓄罐,不是嗎?
目光掠過富爾維耶爾山頂?shù)陌咨ツ冈?。無論在城市的哪個角落,一抬頭便能看到它。
向東,向東,貝特朗·塔維尼埃的漫步最終停在了盧米埃爾學院,他是這里的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