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巴別塔

美術(shù)中的流光 作者:王觀泉


洪水后,挪亞的家族繁衍起來,他們往東遷到示拿,遇到一塊大平原,就決定住在那里,漸漸地發(fā)展成了一個人口眾多的城鎮(zhèn)。這時,人們發(fā)明了用泥燒磚、造房,他們準備在平原上建設(shè)一座大城市。由于他們的祖先被洪水沖怕了,這些后輩們就想造一座高塔,以防水患。他們的計劃很龐大,塔要大到讓全城的人都能住得進,高度則要塔頂通天。不料,這件事又被耶和華知道。他想,人類剛剛繁榮起來,就能造塔通到我的寶座,日后他們還不知如何翻天覆地呢!于是他用神力攪亂示拿人的語言。

正在起勁地造塔的示拿人突然彼此不懂所講的話,甲叫乙去拿磚,由于語言不通,也許拿了一桶水,令人啼笑皆非;丙叫丁去挑大梁,丁所操的語言中大梁也許是句罵人話,這就引起糾紛。結(jié)果塔沒有造成,反而弄得全城一片混亂,大家只得按照語言散到各地分居。從此,示拿改名巴別(意即變化),才建成一半的塔就被叫做巴別塔。這是基督教神話中解釋世界各民族語言來源的故事,后來歐洲文學(xué)家們常常以此來形容多方言的地方。

最擅長于以宏大的構(gòu)圖表現(xiàn)熱鬧生活場面的尼德蘭畫家老勃魯蓋爾(Bruegel Pieter,the Elder,1525—1569)曾作過兩幅《巴別塔》,這里附上一幅,以資參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