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句話不離犀牛的達利
作為一個編劇,伍迪在電影的前半部分讓吉爾和“迷惘的一代”作家切磋,當時活躍在斯泰因身邊的畫家如畢加索、馬蒂斯雖有出鏡,但戲份不多。作為一個導演,伍迪在電影的后半部分,讓吉爾巧遇了幾位活躍在同時期的視覺藝術大師,滿足了自己和“超現(xiàn)實主義三人組”——畫家達利、導演布努埃爾、攝影家曼雷的神交。
在這個橋段中,最為驚艷的演出來自奧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羅迪扮演的達利,一幅神經(jīng)兮兮的神棍模樣,很讓觀眾捧腹。在片中,達利每句話不離犀牛,當吉爾向三位大師講述了自己在愛情上的苦惱之后,曼雷說:“我看到的是一張照片?!辈寂栒f:“我看到了一部電影?!倍_利說:“我看到了一頭犀牛?!闭鎸嵉倪_利確實對犀牛有著極為濃烈的興趣,比方說他把犀??闯墒且磺谢【€的幾何學基礎,說:“犀牛是唯一擁有大量難以置信的知識的動物。”并且他還創(chuàng)造了許多和犀牛相關的作品。
在當時的巴黎,超現(xiàn)實主義是最為先鋒的藝術流派。相比較而言,達利和布努埃爾更為著名一些,1928年,兩人合作拍攝了電影《一條安達魯狗》,是第一部超現(xiàn)實主義電影。電影的靈感來自兩人的夢境,設計了許多不可思議的、荒謬的甚至丑惡的場景。這部電影在巴黎上映后,引起了媒體的轟動,它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而引來的評價則是褒貶不一。達利說:“我要把這部電影作為一把匕首,刺入優(yōu)雅的、故作姿態(tài)的歐洲上流社會的心臟。”兩人1930又合作了一部電影《黃金時代》,然后鬧翻,達利認為布努埃爾背叛了他,把他的絕妙創(chuàng)意輕描淡寫地帶過?!段缫拱屠琛防镞€調侃了一下布努埃爾——他的名作《泯滅天使》的創(chuàng)意是穿越回去的主人公告訴他的。
《午夜巴黎》中,吉爾和他的情人阿德里安娜一直為哪個年代才是巴黎的黃金年代爭執(zhí),吉爾認為是海明威、畢加索、達利們的時代,阿德里安娜則認為應該是19世紀末高更、德加的時代。影片的最后,兩人穿越到19世紀90年代,看到了開業(yè)不久的馬克西姆餐廳,康康舞盛極一時的紅磨坊,還有高更、德加等印象派大師。然而高更和德加則認為,最黃金的時代莫過于文藝復興……
吉爾最終回到了2010年,在雨夜的巴黎和一個陌生女人散步——繞了一圈后,伍迪告訴我們——活在當下吧!現(xiàn)在的巴黎最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