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后記

世界上所有的童話都是寫給大人看的 作者:陳諶


關(guān)于“成人童話”這個定義,大約來自于兩年前。

當時我還在念大三,剛失戀不久,心情苦悶壓抑,傾訴欲旺盛,身邊所有能逮著的人都會被我拉住喋喋不休地痛說上個把小時的革命家史,因此后來大家見到我都躲得老遠,生怕浪費時間又聽我把那些破事翻來覆去地說。后來我哭訴無門,成了孤魂野鬼,開始大半夜跑到學校的湖邊對著天鵝唱歌,在被保安當成神經(jīng)病抓了幾次后學老實了,只好對著電腦,把所有想說的話在深更半夜“噼里啪啦”地敲成一個個故事。

于是就這樣,前女友變成了企鵝,住進了冰箱里;神奇的口琴被包起來,塞進了箱底;我也成了一個超憶癥患者,學會了如何在文字中尋找救贖……

其實我寫作已經(jīng)很多年了,但是從來沒有嘗試過這樣一種寫法,用一些虛構(gòu)的甚至荒誕的框架,去講一個正兒八經(jīng)的故事,就好像在開著玩笑的時候,悄悄把所有真心話大實話都一股腦地說痛快了一般。

我時常和別人說,寫作對我而言就是一種表達方式。既然是表達方式,肯定就會有風險,畢竟作為成年人,說話要分時間地點場合,不能撒開了性子胡說八道。而真心話則更是不能隨便和別人說,一方面你不知道別人愿不愿意聽,是不是把它當一回事,另一方面你也不知道別人會不會反過來利用你的真心,這就好比你不能為了和人坦誠相見把褲子都脫了,不僅容易感冒著涼,還有春光乍泄的危險。

盡管在很多年前,我還是一個喜歡直言不諱地表達自己的熱血青年,在經(jīng)歷了很多挫折碰了很多釘子后,也開始學會了修辭,隱喻對比夸張諷刺,無所不用其極。似乎是圓滑世故了不少,但也確實降低了表達風險,還不影響溝通的質(zhì)量:畢竟懂你的依然懂,不懂的哈哈一笑也就過了。

所以所謂的“成人童話”其實是我在失戀那段時間與這個世界溝通無果后的一個產(chǎn)物,一是想用各種美好的童話來強行治愈自己,二是想披著那些虛構(gòu)的外衣嘗試換一種方式與這個世界進行強制溝通,認識的人多少可以讀出點意味,不認識的人就權(quán)當看了個有趣的故事。

然而未曾想過這種安全無痛的表達方式會讓人上癮,后來的我開始有了更大的野心,試圖用這件護身袈裟去說更多的心里話,不僅關(guān)于愛情,還關(guān)于自己對人性,社會乃至哲學問題的思考,因此“成人童話”開始真正意義上像只屬于成年人的童話了。

如果說傳統(tǒng)意義上的童話是嘗試用孩子們的視角來解構(gòu)這個復雜的世界,把所有人性中的七情六欲與卑鄙丑惡淡化甚至美化,那么“成人童話”則是把這些東西放大甚至符號化。畢竟孩子的純真需要被保護,而對于早已不再純真的成年人而言,則更需要被提醒。

因此這是一本色調(diào)很怪異的書,里面既有溫馨甜蜜的故事,荒唐到讓你發(fā)笑的故事,也有讓你讀到糾結(jié)萬分,腦子轉(zhuǎn)不過來的故事,甚至還有令你背后發(fā)涼、細思恐極的故事。但無一例外的是,這些故事全都是亦真亦幻的,沒有絕對的虛構(gòu),也不存在照搬的現(xiàn)實原型。

在最開始寫這些故事的時候,我會在每個故事的結(jié)尾加上自己的解讀,例如“其實惡魔就是莉莉安公主的青春,是我們每個人終將逝去的青春”等等,后來我刪掉了那些解讀,因為我覺得這很多余,盡管作為作者,我對這一道道閱讀理解題有著絕對的權(quán)威,但我不想把這些故事潛在的可能性抹殺掉,畢竟這不是我寫它們的初衷。

無論如何,希望你們都能夠喜歡這些故事,童話可以兒童不宜,但別讓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與思考變成了“成人不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