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文
至今我都不知道為什么洪晃會讓我當《iLook世界都市》的美術總監(jiān),在一年前的這個時候,我離開了拼打糾纏多年的廣告圈,應聘美編來到了《iLook世界都市》,只是想在此暫時過渡喘息一下,當一個純粹的旁觀者,然后像流星一樣奔向下一個去處,我一直認為時尚類雜志的美編一定很爽,天天看著各類PLMM(漂亮美眉),實在是修養(yǎng)身心的好差事。可能是因為PLMM們的巨大吸引力吧,在路經(jīng)這里的時候,我的運行軌跡發(fā)生了改變,并最終在這里墜落。我覺得洪晃并不喜歡我,因為我是好孩子,洪晃不喜歡好孩子。那天我從外邊辦事回來,發(fā)稿的校對正在讓美編改版權頁,她們笑嘻嘻地說我升官了,并讓我請客,我并不知道是什么事,直到看到白紙黑字寫著我是美術總監(jiān)時,我有點兒吃驚,自己也不好分辯什么,因為洪晃事先并沒有告訴我。后來我跟洪晃說:“那就這樣吧,其實我也覺得當一個旁觀者很難。”其實男的到了我這把年紀已經(jīng)不能再“逃避責任”了。于是我就稀里糊涂地成了《iLook世界都市》的美術總監(jiān)。
我很早就知道洪晃這個人,曾經(jīng)讀過她在《三聯(lián)生活周刊》“生活圓桌”中發(fā)表的雜文,寫得挺牛的,也在網(wǎng)上看過介紹她的文章,覺得她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還清晰地記得第一次曉雪介紹我見到她的樣子,洪晃穿得很隨便,剪了一個中國娃娃頭,手里舉了一根煙,說起話來極具感染力。
剛來到iLook就能明顯感覺到洪晃的威懾力量,公司的人沒有不怕她的,她那時還在直接管理iLook編輯部的事情,每天早晨一進辦公室,看一下周圍人的狀態(tài)就可以知道洪晃是不是到辦公室了,雖然她的辦公室離我們編輯部的區(qū)域有很長一段距離,可是你能明顯感覺到洪晃“氣場”的存在。
那時的《iLook世界都市》還有不少洪晃個人的痕跡,在圈內(nèi)絕對算是一道風景,是那種寧肯有缺點,絕對不能沒有特點,上面有不少的文化信息,前衛(wèi)另類的人物和事件,文字量也比現(xiàn)在要大,我覺得是一個比較強調精神和個性的東西。我們的編輯手冊是洪晃自己寫的,從期刊的定位到欄目的設置,從文字風格到圖文比例,細細的有幾十頁。
我們新來的編輯她也親自培訓。聽洪晃講話實在是件很愜意的事,洪晃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強,英語、法語、國內(nèi)各地方言隨口道來,流暢生動,聽別人講洪晃以前好像還客串過什么電臺的外語播音員。無論是開什么樣的會,只要有洪晃在,會議室里常常會突然爆發(fā)出大笑聲。洪晃的編輯培訓主要集中在編輯流程上,她反復強調各編輯的分工、職責,以及大家相互的關系,強調用專業(yè)的編輯流程制度來規(guī)范編輯的工作、彌補編輯個體的能力和經(jīng)驗的不足。有時洪晃還會給編輯們留作業(yè),讓大家“做作業(yè)”,所謂“做作業(yè)”就是洪晃把自己看到的與專業(yè)相關的好文章復印下來,交給每個編輯學習,并提出一些問題叫編輯回答。
我覺得自己來iLook是趕上了好的時候,《iLook世界都市》由一本個性化期刊向商業(yè)化期刊轉變的日子,對于我個人來講,也在那些反反復復的日子里開始了解一本商業(yè)期刊的真正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