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沒有看到任何一場戰(zhàn)爭場面像肯?洛克的影片中這樣散漫和非專業(yè):這支民兵游擊隊第一次出擊,想要奪取一個法西斯占領的村莊。參戰(zhàn)的人們仿佛有些猶豫,有些遲疑不決,發(fā)射出去的子彈稀稀拉拉,好像總也瞄不準,讓敵人在眼前晃來晃去。然而其中卻透著一種心理上的張力。這讓我馬上想起奧威爾的單篇文章《西班牙內戰(zhàn)的回顧》,講他自己如何不愿意朝提著褲子的法西斯分子開槍,對方看上去只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孩子。影片中的游擊隊員差不多也是這種心理。(見奧威爾《政治與文學》,譯林出版社2011年5月。)
參戰(zhàn)對于雙方都是一個悲劇。庫根向戰(zhàn)友大衛(wèi)要子彈,大衛(wèi)正在猶豫的當兒,敵人將庫根射倒。庫根與女朋友布蘭卡一起上戰(zhàn)場,布蘭卡最初見到他時,庫根正四處彈奏五弦琴。戰(zhàn)斗結束時,民兵們將躲在教堂里的牧師抓住,揭露出正是牧師在高處用機槍掃射。這之前牧師還告發(fā)了五位無政府主義者,這些年輕人被右翼分子處死。牧師遭到同樣下場,人們將教堂里的畫像、器物、窗框投入大火之中付之一炬。
那種情況已經不能用通常的理性和常識來解釋,空氣像被點燃了一般。每個人都需要站隊,一邊選擇立場,一邊將對方當做妖魔鬼怪。奧威爾說,在那種情況下你沒有選擇。人們因為思想觀念不同,甚至是因為打交道的人不同,而不由自主地卷進不同的派別和不同的戰(zhàn)場。柔弱的西班牙抒情詩人洛爾迦,僅僅因為有一些左傾朋友,就在自己的家鄉(xiāng)遭到右翼長槍黨人的殺害。與左翼一樣,“長槍黨”同樣訴諸底層,他們的口號為“祖國、西班牙、信仰”,其典型的服飾是藍襯衫,表明自己是底層勞動者。
大衛(wèi)和他的朋友們占領這個小村莊之后,就是否將地主的土地分掉的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村民中多數(shù)人發(fā)言主張立即分掉,因為地主們都支持佛朗哥。有人希望在沒收地主的房子、土地和財產之后,立即走集體化的道路。也有人認為可以分土地,但是分完之后由個人耕種,既有利于耕作,也有利于支持戰(zhàn)爭。雙方爭執(zhí)不下,有人請教外來的國際游擊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