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鎮(zhèn)周圍盡是浩渺無邊的荒漠,此地卻因為有若羌河流過,濕潤的南風又順著阿爾金山脈向東北吹去,使得這里的草木頗為繁茂。弩支城(今若羌以西)、石城鎮(zhèn)(若羌)、七里屯(米蘭古城),都是這里的大城。
石城鎮(zhèn)是五方雜居的所在。因為處于于闐至敦煌的要道之上,自古以來商旅不斷。唐德宗貞元二年(786),吐蕃陷沙州,河西一帶盡為吐蕃所有,石城自不例外。大中二年(848),張議潮起兵驅(qū)逐吐蕃,經(jīng)數(shù)年經(jīng)營,河西諸州盡復歸大唐后,石城鎮(zhèn)也成了歸義軍最西面的重鎮(zhèn)。七十多年過去,英武絕倫的張議潮已成古人,石城鎮(zhèn)也成了各族聚居的所在。
現(xiàn)在的石城鎮(zhèn),幾乎可以找到所有西域人種,主要卻是仲云人和蘇毗人。仲云人本是漢代月氏后裔,月氏在漢時曾是西域大國,后來為匈奴所迫,不斷西遷,留居故地的被稱為仲云人。蘇毗則是西羌之裔,早與吐蕃合一,現(xiàn)在其實就是吐蕃人的一支。而吐谷渾、塞種、回鶻、嗢末這些族種在石城鎮(zhèn)一樣也有不少。雖然名義上屬于歸義軍,可是這里畢竟已是歸義軍鞭長莫及的地方了,更何況歸義軍之主易姓未久,自顧不暇,更難以插手這個遠在千里之遙的邊疆城市,所以石城鎮(zhèn)幾乎就是一個獨立的小城國。
“啪”一聲,一支小小的利箭電射而出,穿過一只伏在駱駝刺后的沙雞。那只沙雞中箭之下,掙起了數(shù)尺高,又摔倒在地,血濺出來灑在沙子上。一個隨從趕緊跑過去撿了起來,交到一個紫髯碧眼的華服漢子手里。
“哈,真大師,我這把新月弩不錯吧?!?/p>
這漢子滿面虬髯,騎著一頭極為駿健的駱駝,手上拿著一把小小的綠色玉弩,聲音卻還帶著點稚氣。這人是當今于闐國的鎮(zhèn)國將軍李思裕,年方二十一歲,年紀雖輕,卻生了一部大胡子。李氏是當今于闐國姓,那是因為于闐王李圣天自稱是大唐宗裔。李圣天原名尉遲娑縛婆,他極為仰慕中原文明,從他十余年前即位以來,國中制度大多規(guī)模唐室,連自己的姓氏都給改了,衣冠亦一如中原。李思裕是李圣天堂弟,原名尉遲伐訶,與堂兄一般,也取了個漢名。李圣天向歸義軍求親,得到歸義軍節(jié)度使曹議金首肯,便派李思裕與紫衣僧幻真率精兵三百一同前來迎接沙州送親使。從于闐到石城鎮(zhèn),比敦煌到這里可要遠得多,可是他們在石城鎮(zhèn)等了一天多了,仍然不見歸義軍的送親使到來。李思裕年紀尚輕,還不曾出過遠門,哪里坐得住,非要出來逛逛?;谜孓植贿^他,只得陪他出來,卻沒想到李思裕竟然射死了一只沙雞。幻真微微皺眉,道:“殺生本無益,為取樂而殺生,更是惡業(yè),李將軍三思?!?/p>
李圣天自己年紀很輕,所用之人也大多是年輕人。這幻真年紀雖然與李思裕相仿,卻是李圣天親自指定的國師,李思裕貴為宗室,也不敢對幻真無理。此番迎親,名義上李思裕是正使,但出發(fā)前李圣天跟他說過,事事都要聽從幻真吩咐。于闐是西域佛國,舉國皆信奉佛法,李圣天更是虔誠,平時根本不會外出行獵。只是李思裕年紀不大,又是個愛玩的性子,哪里待得住的。出來一逛,見到這沙雞,手立刻就癢了,想試試這把新月弩。此時聽幻真話中有責怪之意,他微微吐了吐舌頭,收好那把玉弩,道:“是,真大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