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每個人的路都不同(1)

當你聽到世界為你叫好的聲音 作者:丁克森


有句話說,在什么場合說什么話。場合放大了,也就成了一座城市。毫無疑問,北京是最適合“說”夢想的城市了。很多人的夢想都是從北京這座城市開始的,當然也有很多人在北京結(jié)束了夢想,而更多的人依舊在北京,默默懷揣著夢想,奔波著,一年、兩年、五年、十年……

我是警察學校畢業(yè)的理科生,文筆不太好,但是我覺得自己寫的故事不會乏味,因為這些都是我的親身經(jīng)歷。我寫這本書,是希望能夠給跟我一樣有夢想的朋友一些啟示。當然,如果你想當個演員、設計師或者模特,或者僅僅想來北京找一份工作,你也可以讀讀這本書,或許你能找到一點共鳴或者獲得一些經(jīng)驗。實際上,不管在哪一個城市,奮斗過程中所遇到的人情冷暖都大同小異,所以這本書不僅僅獻給同我一樣北漂的人,也獻給更多的從一個小城市跑到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希望你們能夠從中汲取一些向上的力量。

就像其他追夢的普通人一樣,二〇〇七年,我來到了北京。當時的我,連“餛飩”和“水餃”的區(qū)別都不清楚,因為在我的老家,這兩樣東西指的都是“餛飩”。說起來可能有點傻,剛來北京時,我還通過招聘網(wǎng)站尋找“明星”或者“歌手”這樣的職位,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明星”并非是一個職業(yè),娛樂圈有些行業(yè)也不是用應聘這種方式進入的。

我很迷茫,經(jīng)常去西單圖書大廈找寫北漂歷程的書,希望有北漂的歌手或者演員能寫本具體的自傳,這樣我也能參考參考,少走些彎路,可惜一直沒找到。此時,想起當時的迷惘,心想著是不是會有人跟我一樣,希望看到一本寫滿了心酸和痛苦,卻始終在前行,并在其中找到了希望和方向的書。每個人在落魄的時候,都希望有人陪伴,有人感同身受,更希望在短暫的落魄之后,有人能夠指引自己前進。

之后很長一段時間,我進入了“單打獨斗”的模式,硬著頭皮在這座城市里摸爬滾打。轉(zhuǎn)眼四年時間過去,我想象中的生活并沒有到來。就像書里描述的一樣,四年之后的二〇一一年,我身上的存款還是負數(shù)。那一年,也是我結(jié)束了一檔選秀節(jié)目后的第一年,我對音樂這條路再次產(chǎn)生了迷惘,也開始對夢想失望了。我發(fā)現(xiàn),我好像真的是要卷鋪蓋走人了,離開這座音樂的夢想之都——北京。

是的,二〇一二年,我離開了北京。

當時的我,特別想在離開之前給自己留下點什么。只是那時候的自己沒有任何成績,只好把自己真實的經(jīng)歷,把在這個圈子里打拼的一些故事記錄下來,除了留給自己,也想將這些故事分享給和我一樣還在漂著的人,分享給準備畢業(yè)來北京闖一闖的追夢人。最起碼能夠在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時,來到這個空氣中充滿著夢想的荷爾蒙與現(xiàn)實的冷酷相互糾葛的城市前,做好一些準備。又或者,當你遇到瓶頸的時候,看看我的這本書,也許能想到突破窘境的方法。

所以,二〇一一年,我寫下這本書的第一個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