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再也不可能回到小木屋去住了,我更知道,我們都再也回不到小木屋那種充滿了精純的真情歲月了,這時節(jié),我們要把握的便不再是花與月,而是水與鏡,只要保有清澄朗凈的水鏡之心,我們還會再有新開的花和初升的月亮。
我一直覺得,在我們不可把捉的塵世的命運中,我們不要管無情的背棄,我們不要管苦痛的創(chuàng)痕,只要維持一瓣香,在長夜的孤燈下,可以從陋室里的胸中散發(fā)出來,也就夠了。
——生平一瓣香
這個世界是相對的,時間空間的改變,使我們對事物的看法改變,禪心也是如此,它不是用來改變生活的,而是看清生活的真實。與“禪心”相對的是“凡心”,也就是凡俗的心,是一般人眼見的世界,是迷惑于世界的變幻,禪者不同的是在這種變幻中看到了真如,體會了不同的一面。
不能進入微細的愛里的人,不只是粗鄙,他也一定不能品味比較高層次的心靈之愛,他只能過著平凡單調的日子,而無法在生命中找到一些非凡之美。
我們如果光是對人有情愛、有關懷,不知道日落月升也有呼吸,不知道蟲蟻鳥獸也有歡歌與哀傷,不知道云里風里也有遠方的消息,不知道路邊走過的每一只狗都有乞求或怒怨的眼神,甚至不知道無聲里也有千言萬語……那么我們就不能成為一個圓滿的人。
——在微細的愛里
文學如杯,往事似酒,杯酒風流,如夢如電,但是當我們想起那個時代的熱情、真情、豪情與才情,就覺得點燃了火種,光明也就有了希望。
——現(xiàn)代·文學·夢
當然,我也喜歡雄偉、厚重、氣勢磅礡的人或作品,只是那樣的人難得,那樣的作品難遇,許多自認為偉大的人,自認為厚重的作品,只是放言空論罷了。
當我們回到生活的原點,還原到素樸之地的生活,無非是“輕羅小扇撲流螢”,無非是“薄薄酒,勝茶湯,粗粗衣,勝無裳”,或者是“短笛無腔信口吹”,或者是“小樓昨夜聽春雨”。
生命就是由輕薄短小的歷程所組成的,所謂生命不空過,也正是去體驗那小小歷程中深刻的意義,體驗、體驗、再體驗,更深入的體驗,這是到彼岸的智慧之路。
——翠玉白菜